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休闲 > 正文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时间:2022-12-08

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TIPS:本文共有 4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分析法)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因素)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市场经济)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机制调节)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干预)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国家整体经济)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政策)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通货膨胀)

拓展资料: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 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整。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所有家庭竞争,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所有家庭竞争,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污染的例子:如果一家化工厂不承担排放烟尘的全部成本,它就会大量排放。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假设镇里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之简单出人意料之外。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经济学十大原理各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这个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下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如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语学习心理学;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还可以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全家度假。或者他们也可以为退休或孩子的人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一美元用于上述物品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他物品上就要少花一美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交替。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并不是住房和伙食的钱,因为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真正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的乘客票价是500美元,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当你的一个家庭成员找工作时要与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家庭都想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在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盖自己住的房子。显然,你的家庭在与其他家庭交易的能力中受益匪浅。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如某一个地方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他是一个垄断者。这口井的所有者并不受残酷竞争的限制,可以随意定价。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另一个办法,就是政府再造一口井或多个,以竞争来制约个人的私利。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1993年,平均美国人的收入为2.5万美元。同一年,平均墨西哥人的收入为7000美元,而平均尼日利亚人的收入为1500美元。这种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入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电视机、更多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由于期间货币量每月增加了3倍,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000万马克。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例如,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及分析(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

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及分析(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

...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四条是关于个人如何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市场经济的组成单位是个人,个人有决策(做出选择)的自由。个人组成整体。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个人行为。这四条原理说明了如何研究个人行为。5、贸易能...

2023-09-27 #活动

论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是什么)

论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是什么)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或得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因为人们之...

2023-05-28 #讨论

经济学十大定律的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定律的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

2023-09-06 #知识

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意义(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

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意义(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一种东西的机...

2023-08-28 #休闲

经济学十大原理谁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简介)

经济学十大原理谁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简介)

...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西方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

2023-09-24 #知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各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各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这个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下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如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

2022-12-12 #综合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 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要详细点)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 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要详细点)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

2023-06-05 #讨论

经济学十大原理在哪本书上有(把经济学十大原理都用上举一个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在哪本书上有(把经济学十大原理都用上举一个例子)

...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曼昆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吧?我不记得除了这本书之外,还有谁提出过10大原理的概念。一定要分为三类吗?中国的老师就是有意思,喜欢做着一些愚蠢的事情。那就分吧:第一类可...

2023-07-02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