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新实验:无证据显示暗物质作用于原子核

时间:2023-01-15 05:18:01

相关推荐

新实验:无证据显示暗物质作用于原子核

除了近期在大型离子对撞机内进行的寻找暗物质的实验,一组德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使用精确的仪器也进行了实验,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通过光谱技术确定质子和氘子之间的距离示意图。科学家还不确定,暗物质自身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与普通物质是否通过电磁力、弱核力或强核力,还是其它未知的作用力发生作用,但是从至今一无所获的进展来看,科学家推测暗物质即使与普通物质存在相互作用力,也是极其微弱。在寻找暗物质的路上,科学家近年来实验的思路是,在尽可能排除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用高精度仪器测量粒子间的除了引力以外的基本作用力,即上面提到的电磁力、弱核力或强核力。科学家认为,从实验结果看到任何一点与预期的偏差,就说明是暗物质或者暗能量介入的效果。一些研究者使用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对撞机进行实验,另一些研究者则在具有高敏感度设备的实验室内进行,比如这项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教授席勒(Stephan Schiller)负责的实验。这项实验目标测量质子和氘子之间的电磁力。这里的质子是氢原子的质子,氘子(Deuteron)是氘原子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

他们研究的是一种特殊的分子离子HD+。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氘原子组成的分子,被剥夺了一个电子后产生的氢气离子。这使得来自于氢原子的质子和氘子仅由一个电子绑定(而不是通常的两个电子),部分抵消了质子和氘子间的排斥力。研究人员通过光谱技术确定质子和氘子之间的距离——“绑定长度”,再推算质子和氘子之间的作用力。研究者称,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涉及到一些量子特性。研究组的一位成员在上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又进行了二十年的研究完善其计算方法,最近终于能够根据足够精确的绑定长度,计算出两者间的作用力。结果显示,计算值与测量值相符。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出,由暗物质引起的质子和氘子作用力变化的上限值。

席勒说:“我们团队将此上限值的精确度提升了20倍。我们的研究显示,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比以前设想的要少得多。仍然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物质的形态,至少在实验室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无影无踪2023-11-17 08:10无影无踪[福建省网友]182.160.79.245
    暗物质真是神秘又吸引人,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它对原子核的影响。
    顶2踩0
  2. ◇ 忆 篱。﹏2023-08-07 07:13◇ 忆 篱。﹏[国外网友]43.225.255.33
    这种挑战常识的实验让人充满好奇,科学就是要不断探索未知啊。
    顶9踩0
  3. Elena2023-04-27 06:15Elena[澳门网友]203.26.154.251
    这个实验听起来很有趣,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呢。
    顶3踩0
相关阅读
如果让宇宙中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挨着 不留空隙(有多大)

如果让宇宙中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挨着 不留空隙(有多大)

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都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所组成,其中原子核中又包含着质子和中子H1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元素,虽然原子的体积非常微小,半径

2023-05-24

暗物质探测器捕捉到“很多出乎意料”的事件

暗物质探测器捕捉到“很多出乎意料”的事件

日本的暗物质探测器最近捕获到很多出乎意料的事件,很可能是理论预测中暗物质的一种粒子轴子存在的证明。研究者称这项发现足够引起关注。粒子探测示意图

2023-08-13

质子内“海洋探秘”(反物质近在咫尺)

质子内“海洋探秘”(反物质近在咫尺)

结果发现,原来每个原子核内都有暗物质在帮助起到稳定的作用

2022-12-10

揭秘太初黑洞:质量最小的黑洞

揭秘太初黑洞:质量最小的黑洞

那到底太初黑洞的作用是什么呢?在宇宙大爆炸时几秒钟内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太初黑洞,太初黑洞是宇宙中存在时间最短的黑洞,同时也是质量最小的黑洞,甚至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