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两颗系外行星灾难性对撞(对科学家有何启示)

时间:2023-01-15 05:16:01

相关推荐

两颗系外行星灾难性对撞(对科学家有何启示)

NASA于2019年10月22日发布最新消息表明,有两颗系外行星发生剧烈碰撞。科学家正在对它们碰撞的残骸进行研究。

发生行星碰撞的恒星系统是一个编号为BD +20 307的双星系统。它距地球很近,只有300多光年。双星系统中恒星的年龄至少有10亿年,是一个成熟的恒星系统。然而,这个系统却显示出漩涡状的尘埃碎片轨迹。这些尘埃温度不低,说明它是在最近有两个行星大小的星体冲击造成的。十年前,地面望远镜和美国宇航局(NASA)的斯必泽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曾对这一系统进行观测。它们发现了一些温热的星际碎片,首次揭示可能有行星碰撞。现在,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显示,碎片的红外亮度增加了10%以上,这表明对撞产生了更多的尘埃碎片。

剧烈的行星碰撞会改变行星系统。事实上,类似的对撞在我们太阳系也发生过。科学家认为在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星体就曾经撞上地球。“BD +20 307周围的温暖尘埃使我们瞥见了岩石类型外行星之间的灾难性影响。”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研究生麦基‧汤普森(Maggie Thompson)说,“我们想知道这个系统在受到极端影响之后如何发展。”当一颗年轻恒星周围的尘埃粒子粘在一起,并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时,就会形成行星。比如我们太阳系的行星系统形成后,还有一些尘埃仍然存在,它们会迁徙到太阳系中海王星以外的遥远寒冷地区。天文学家认为在年轻的太阳系周围发现温暖的尘埃。随时间推移,尘埃粒子会持续碰撞并最终变得很小,以至于它们要么被吹出太阳系,要么被拉入恒星。因此,成熟的恒星系统周围的尘埃,如我们的太阳和BD +20 307中的两个恒星,应该早就消失了。研究恒星周围的碎片,不仅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了解系外行星系统如何演化,而且可以更完整了解太阳系的历史。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院(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地磁学系的研究员艾丽西亚‧温伯格(Alycia Weinberger)说:“这是研究行星系统历史晚期发生的灾难性碰撞的难得机会。SOFIA的观察结果显示了仅仅在数年时间内尘土盘发生的巨大变化。”

尽管有多种机制可以使尘埃变得更加明亮,例如尘埃可能会吸收来自恒星的更多热量或靠近恒星移动,但这不太可能在短短十年内发生。这么短的时间对于宇宙中的演化而言就是一瞬间。但是,如果是行星碰撞就很容易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尘埃碎片。这更进一步证明了两个系外行星的相撞。该团队正在分析来自后续观察的数据,以查看系统中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变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地震2023-09-27 07:41地震[四川省网友]203.24.85.63
    这次对撞事件提醒我们,地球和宇宙中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科学家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影响。
    顶0踩0
  2. 夏至婉雪2023-05-22 18:28夏至婉雪[澳门网友]202.44.67.113
    这次对撞事件给科学家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提醒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系外行星的运动轨迹,以防止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顶48踩0
相关阅读
什么(宇宙竟丢失了一大半部分)

什么(宇宙竟丢失了一大半部分)

碰撞可能产生被物理学家称为暗物质的一些粒子,这些神秘的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5%

2022-12-11

科学家:全球昆虫数目减少(100年内或大灭绝会致灾难性后果)

科学家:全球昆虫数目减少(100年内或大灭绝会致灾难性后果)

美国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登载的标题为昆虫群之全球性减少:此现象原因的一个检视Worldwide decline of the entomofauna: A revie

2023-10-07

粒子对撞机是什么东西:测量粒子对撞的谱仪仪器

粒子对撞机是什么东西:测量粒子对撞的谱仪仪器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粒子是什么东西?粒子对撞机又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粒子对撞机是什么东西:测量粒子对撞的谱仪仪器要了解粒子对撞

2023-08-10

对撞机利国利民 为何97岁的杨振宁不惜面对争议(也要阻止建造)

对撞机利国利民 为何97岁的杨振宁不惜面对争议(也要阻止建造)

在这次活动上,杨振宁以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进行了讲话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