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赵匡胤欲灭南唐 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时间:2023-05-21 06:05:01

相关推荐

赵匡胤欲灭南唐 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赵匡胤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唐末,中原各地的英雄相继称王,使中原大地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说到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三国也是乱世,怎么没像五代那样不停的武将造反,二世而亡,就连司马篡魏也是通过在中央架空皇权实现的,而不是军头造反。是因为五代不是只有五代,他是从安禄山范阳起兵就开始募兵设镇了。军镇的首领们在黄巢之前就早都换了一遍又一遍了。后来的大头兵们对节度老爷并没有那种人身依附。后汉大乱说白了就是三十年的事。那老曹家的兵都是老曹本人亲自募的,那人身依附关系就不一样。黄巢之后的节度使我觉得只有老李家的兵能跟汉末那种比,毕竟是沙陀人军镇一代目。五代的那些军镇从募兵开始。按代际来说相当于后汉大乱到南朝的宋齐梁陈了吧。

隔江犹唱后庭花

经过多年的战乱,许多人不得不将家人带到南方以避免战争的侵扰。当时,后周的将军赵匡胤利用兼并战争基本实现了北方统一,但南方仍然有一些小国,它们仍然是不可轻视的力量。如果想真正统治天下,就必须摧毁这些小国。其中,李煜的南唐相对其他小国较强。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然后回到京都迫使周恭帝让位,赵匡胤从此正式登基,建立了宋朝。赵匡胤成为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南方派遣大批军士。公元971年,南汉被灭之后,矛头最终指向南唐。为了一举夺得南唐王朝的领土,赵匡胤在初期就作了充分的准备,绘制了南江图,建造了军舰,并训练了水军。三年后,赵匡胤已经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能够在水上作战的军队。

有人说南唐那个地方向来是兵家不争之地,打那地方有啥用?其实不能这么想的,那个时候南唐地区人口已经得到巨大增长,大量南迁人口已经定居,再经过二王经营闽地,这块地可以说是有人口,有技术,管理制度成熟,福州,泉州乃至漳州的贸易开始起飞,到宋代,泉州的港口以及贸易已经发展到很夸张的地步了;即使如此,当时的建州也是老城了,同时占据闽江上游,对福州有直接的战略优势;这里顺便提一下兵家所争之地,从大王朝来看确实没什么必争之地,实力到了,以闽地体量不足以依山而守。但局部势力看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比如汀州,这对于入粤是个非常好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还有建州的意义,守三地之界而御福州。

但是,在过去的三年中,南唐在做什么?有首诗可以告诉我们答案:“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唐的皇帝李煜这时仍然陶醉于美酒佳肴和歌曲舞蹈中,不是看歌曲,就是欣赏风景、绘画,日子过得好不舒坦,还不知道他即将被囚禁呢。但是话又说回来,李煜的词真的很不错,而且他的文学素养也很高,但是不幸的是他只适合作词人,而不适合当皇帝。直到赵匡胤将三路军带到金陵时,李煜才像做梦一样突然醒来。

李煜之前因为听信派遣大宋使者的的报告,说林仁肇有谋反之心故把林仁肇杀了,把这么一个有能力的武将给错杀了实为可惜。再者他与小周后在宫中纵情声色宋军围困金陵城一段时间全然不知,直到有一次他登城巡视才发现宋军围城已有一段时间。因此我认为李煜对国家的安危很少顾及,只是一味的采取妥协消极的政策。

他集合朝廷的官员们讨论与敌人作战的策略,但大臣通通摇头表示,除了投降外别无选择。李煜这才有一种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不过这时救星出现了,徐铉毛遂自荐,向皇帝请命自己愿充当使臣,并前往赵匡胤军营与他谈判。他对南唐皇帝说:“如果我们向宋朝称臣,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赵匡胤,赵匡胤应该会退兵。”

徐铉被宋军簇拥着走进赵匡胤军营时,看到赵匡胤,一脸悲哀地说:“我们不会选择与宋朝作战,我们愿意向宋朝俯首称臣。而南唐的皇帝也愿意到大宋去做一个朝臣,乞求大宋尽快撤军。”听完这句话,赵匡胤笑了,然后脸色一变,骂道:“不用多说了,南唐何罪之有?但是天下只能由一个人来掌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南唐被赵匡胤灭掉,南唐皇帝李煜也在宋国遭遇种种屈辱,他知道自己没有脸面继续存活在世上,于是喝了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谓以北统南易,以南统北难。之所以会这样,其根本本质原因,就是因为北方互相攻伐的频率高,换言之就是时间线发展较南方快。南方之所以干不过北方,其实就是内部统合得慢。此两者算是同出而异名。玩过三国系列的棋牌战略游戏就能深深感觉到这种无奈,调高了时间线速率的北方电脑玩家多么恐怖,你打完一场仗,升了一级。人家早都混战完三场了,级别嗖嗖往上蹿。不用秘籍玩不过。为什么慢,当时北方狼性普遍,生存危机下,血性好战占据主流,即使偶尔有几个性格上趋于偏安的宅男属性的主,也很快就会被四周的现充属性的势力拖下水。混战后要么被消灭,要么浴火重生重新做人,重新恢复为热爱征战天下的好少年。从底层到顶层,到处充斥着主动性进攻基因。

为什么南唐会灭亡?

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自然是天下太平,但是,我个人认为,大多时候是皇帝瞎折腾活活把自己作死的,中国封建社会需要中央集权才能更好的统治,皇帝是最高决策者,这就对皇帝本人的智商情商要求非常高,还不能有个人爱好耽误了国事,还不能因为个人性情影响到决策, 所以你看看几乎所有的亡国皇帝,基本都是在背锅,背谁的锅,爷爷父亲背的,唐玄宗性情大变乱折腾,安史之乱瞎指挥,不久大唐灭,宋徽宗天天写写画画,不知道强兵御敌还喜欢建宫殿,金军来了赶紧传位儿子,金军走了又跟儿子争权,结果一起被北狩,南宋撑不了多久,灭。明,崇祯,没有经历系统的皇帝教育,赶鸭子上架,曾有数次机会清除流民之患但其瞎指挥最终被李自成攻破京都,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灭亡和其统治者的性情有多大关系。而当时的南唐,就像李煜一样软弱无力。

其实对李煜的评价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说李煜是无能之辈……要是让某些所谓雄心壮志的人坐在他的位置上说不定还不如他呢……潘慎修跟宋太宗就说过,李煜要真是无能之辈,怎么能守住社稷十几年?说实在的,作为一个皇帝,李煜的能力肯定不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但在历史上的君主中绝不算差的。时势造英雄永远领先于英雄造实势,秦始皇唐太宗能有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手中的资源,把他们放到某个王朝末期他们也未必能力挽狂澜;同样,把李煜这样的皇帝放到盛世他的结果也未必会有多差,南唐确实大势已去,有时候时代和社会的颓势,在那个时候即便皇帝是李世民,相信也是力不从心,不过假如皇帝是李世民,南唐一开始就不会出现失势的情况了。

李煜是一代才子,何奈错生在了帝王家,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没有亡国经历也不一定可以写得那么真实。 而且作为帝王亡国时的感情和普通百姓的感情是大不相同的。

唐灭亡后,为何形成了碎片化的五代十国?

为什么没有形成三国或南北朝(国与朝),而是五代十国(代即朝,也是国与朝),那用汉末割据来对应国朝分裂,显然对问题的前提标准就乱了。

汉末,和唐末更像,像另个高赞的那幅汉末割据图,汉地也都是人名,没有国名。汉末诸侯林立,天子没有了实权,但是真正敢建邦立国,不认汉天子的,也没几个吧?后来,幕府与公府结合,曹操的霸府体制,更接近于于东洋的幕藩体系。如果说唐末和这个时期有相似,那五代十国,已经是遍地皇帝了,没有共同的天子,各国互相称谓甚多...我之所以着眼点在道统,其实就是在讲这两个时期的最大的不同点。如果仅以军事割据作为标准,似乎都是碎片化的。但是从道统的角度看,二者显然不同。那应该汉末对应唐末,三国魏晋对应五代十国,南北朝对应宋。遍地军阀的割据分裂,和遍地皇帝的国族分裂,本质就不一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冷暖自知2023-11-09 16:59@冷暖自知[四川省网友]103.52.160.202
    @桑夫赵匡胤怒回句话成千古名
    顶6踩0
  2. 桑夫2023-08-15 11:32桑夫[青海省网友]203.3.97.10
    赵匡胤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
    顶0踩0
相关阅读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目的)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目的)

所以在南塘后期顾闳中创作的作品大部分都含有家国情怀,表明了自己对南唐王朝的惋惜,也同样希望借画来批评当时腐败的政府

2023-01-04

中国古代女人裹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起于南唐兴于宋(李煜)

中国古代女人裹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起于南唐兴于宋(李煜)

这种陋习延续了数个王朝,直到解放前都还有缠足现象

2023-06-22

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那他凭借什么赢得了后人好评)

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那他凭借什么赢得了后人好评)

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并没有完成他的任务

2023-07-21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南唐顾闳中(五个场景栩栩如生)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南唐顾闳中(五个场景栩栩如生)

这幅画一共有五个不同的场景,描绘了古代贵族人的聚会热闹场景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