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962年中印战争 印军全线溃败(我军为何不趁机拿下新德里)

时间:2023-06-04 05:28:01

相关推荐

1962年中印战争 印军全线溃败(我军为何不趁机拿下新德里)

1962年11月21日,印度外交部收到了一份报纸,报纸的核心板块是一条来自中国的消息:中国政府宣布单方面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停火并后撤20公里。

由于当时新德里已经乱作一团,印度外交部也几乎瘫痪,他们没有收到或者说忽略掉了中国政府的声明,也无法核实这条消息的准确性,于是尼赫鲁立即召见了中国驻印大使,在确认了消息属实之后,尼赫鲁只问了一句: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是新中国对外战争中打得最轻松的一次,前后历时一个月,毙俘印军将近9000人。当时印军在战场上全线溃败,我军部分先头部队已经越过了麦克马洪线,这让印度人非常恐慌。没了藏南作为缓冲区,距离中印边境只有300公里的新德里瞬间成了前线重镇,而新德里面前就是一片开阔地,按照解放军的推进速度,只要居高临下一个俯冲,新德里估计要变“旧德里”了。

前线溃败的消息,引发了新德里的恐慌,大量印军开进城中驻防,主街上已经挖好了地堡,准备打“首都保卫战”。而新德里的居民和达官贵人们则纷纷涌出城外,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谣言说解放军距离新德里只有50公里。

看着印度人的慌乱和新德里的混乱,美国驻印大使在发给华盛顿的信件中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一个民族士气的瓦解。

但正当全世界认为中国乘胜追击的时候,中国突然单方面宣布了停火,这一举措让西方国家都大吃了一惊,因为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已经完全获得了主动权,在没有提任何条件的情况下,中国不仅主动停火还后撤20公里,这在他们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不符合“战争规律”的。但是很快西方也理解了中国的决定,《泰晤士报》给出了非常积极的评价: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体现了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

此事的印度可以说是极为尴尬,因为它不仅输掉了战场,更输掉了政治,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计划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被中国打得粉碎。

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要主动撤军,为什么在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一举攻下新德里震慑印度,至少也要解决藏南争议问题,不然现在也没有这么多后患。

对于中国来说,对印自卫反击战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战争,更多的还是一场政治战争,毛主席说这一仗只是警告,要打出50年和平,要告诉尼赫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边境问题是不行的。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前,毛主席等人就已经决定好了战争策略,打到喜马拉雅山脚下后就撤回来,并交还印度的俘虏和装备。所以在毛主席眼中,这场战争的核心在于政治而非战场。

周恩来在对外界的解释中表示: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而非改变现状而战。

中国这场战争其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一个是后勤问题,当时已经入冬,大雪封山,虽然依靠牦牛和动员的藏民不至于让后勤切断,但是所需要的成本却非常高。

而且中印前线的物资都是从内地运进去的,物资集结、调配、运输非常麻烦也非常慢,而战争消耗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中印战争一个月消耗掉了此前为战争准备的一半物资,而这些物资是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准备好的。

相反印度方面,一旦进入印度北部的平原作战,印军则有相当大的后勤优势,更何况当时的解放军都是轻步兵,没有太多的重武器,所以解放军也根本不具备进攻新德里的能力,也不具备长期作战以及在藏南驻扎的能力,见好就收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个是经济和国际环境的问题,国内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不适合进行一场长期的大规模境外战争,强行攻打新德里不仅没有好处,还会被国际认为这是侵略战争。

另外当时印度获得了苏联和美国的支持,印度又是不结盟领袖,中国在国际上是比较孤立的,国际压力非常大,再打下去恐怕会让美苏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中国不能盲目扩大战争规模。

所以当我军完成自卫反击目的,就应该立刻回撤,而且这一撤使得中国完全掌握了边境争端的主动权,同时对印度也是一计“诛心”。

首先中国并不是全面后撤,后撤的只是东段没有办法坚守的藏南,西段关键的阿克赛钦地区从此一直被我们牢牢掌控。但就是东段的后撤,让印度非常尴尬,印度想在国际上做文章把中国塑造成侵略者,但是中国撤了,这一招就不行了。

同时如果按照中国的意思接受停火,那太耻辱了,国内没法交代;而如果不接受停火,国际上更没法混了,本来印度就因为接受了美苏的援助,从而丢掉了“不结盟领袖”的帽子,要是继续打就等于是坐实了自己是侵略者的事实。于是印度开始拖,就是不想正面回应要不要继续打。

对于印度的行为,中国直接质问印度:你到底同不同意停火?印度见拖不下去了于是做出了一个奇葩决定,明面上要拒绝中国的建议,对中国保持强硬的态度(这一措施虽然安抚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也同样给了中国再次发动反击的理由),但是实际给印度军队下达的命令是不准挑衅中国军队,不得靠近麦克马洪线。这第二个命令还是尼赫鲁通过斯里兰卡总理秘密告诉周恩来的,希望中国不要误会。

这样一来中国的战争目的则完全达到,边境问题上,无论是战是和都由中国说了算,中国彻底掌握了主动权,同时还将印度的虚伪完全揭露,印度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形象、地位大大提高,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获得了不小的称赞,也是为当时不太好的国际外交局面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尼赫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说自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人,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能面带微笑用最轻松的方式说出最无情的事情。

中印战争完全击碎了尼赫鲁的“大国梦”,战争结束没两年,尼赫鲁就抑郁而终了,在他离世前,他曾反思过这场战争,尼赫鲁说:如果我们有远见就不会那么做……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

不得不说尼赫鲁的反思是很深刻的,但显然,现在的印度人似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风过&&无良2023-09-19 23:36风过&&无良[宁夏网友]203.2.236.236
    历史不能简单地用想象改写军事行动需要谨慎考虑不是游戏。
    顶9踩0
相关阅读
62年我军缴获数百辆印度军车 为何加满油后全归还(事后才知高明)

62年我军缴获数百辆印度军车 为何加满油后全归还(事后才知高明)

同时还缴获各种火炮300多门,飞机5架,坦克10辆以及汽车400多辆

2022-12-15

1962年 中印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忧心忡忡 张国华一番话让他释怀)

1962年 中印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忧心忡忡 张国华一番话让他释怀)

毛泽东忍无可忍,他做出最坏预测,反击战也许打不赢,到时候会丢掉西藏

2023-05-28

阿克赛钦明明是中国的(印度为什么却死乞白赖的争呢)

阿克赛钦明明是中国的(印度为什么却死乞白赖的争呢)

清朝雍正时在阿克赛钦地区设立拓置局管辖

2023-01-01

1962中印战争 明明只打了32天(却让印度做了59年噩梦)

1962中印战争 明明只打了32天(却让印度做了59年噩梦)

预示着新中国成立,预示着那个百年积弱的中国站起来了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