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大清最惨烈的一仗: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全部阵亡)

时间:2023-06-11 04:40:01

相关推荐

大清最惨烈的一仗: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全部阵亡)

康熙西征噶尔丹我们都很了解,不过蒙古人是从明朝开始就始终没有真正臣服过中原王朝,他们始终认为蒙古人可以再次入主中原。明清两朝统治者对蒙古可谓是煞费苦心。大明王朝对蒙古人始终保持着武力震慑,清朝统治者则采取了和蒙古人和亲的政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就是蒙古人。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纠缠。尤其是西北的准噶尔部,虽然被康熙皇帝打得狼狈不堪,但仍旧不死心,经常搞小动作。从葛尔丹和康熙皇帝之间的战争开始,准噶尔部和大清王朝开始了一场长达68年的战争。

准噶尔部被清朝打败之后,噶尔丹兵败自杀,但是准噶尔部部落并没有因此向大清王朝屈服,他们开始向北逃窜一直到沙俄边境,在得到沙俄的支持之后,准格尔部迅速恢复了元气,虽然实力远没有葛尔丹在时那么强大,但对于大清王朝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也开始着手对准噶尔部进行围剿。可是雍正皇帝对准噶尔部的了解显然没有其老子康熙皇帝那么深入,公元1731年,也就是雍正九年,有探马来报,准噶尔部部产生了内讧,实力大损,雍正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清点精兵7万,西征准噶尔。

虽然大清王朝准备充足,但雍正这次却被准噶尔给骗了,原来准噶尔部并没有爆发内讧,反而是从沙俄方面引进了不少的枪炮火药,其中还有来自于欧洲的大威力火炮,他们放出内讧的消息,就是为了让雍正出兵,好让大清王朝领教一下他们的新实力。

清将傅尔丹带领着1万多先头部队到了准噶尔盆地,他们刚一到就发现情报有误,准噶尔并没有爆发什么内讧,反而严阵以待,当傅尔丹发现上当受骗的时候,已经晚了。准噶尔的欧洲大炮铺天盖地般飞射过来,原来精锐的八旗兵面对如此密集的火炮也不得不仓皇逃窜。一阵大炮轰击过后,噶尔丹骑兵纵马狂冲,虽然女真族也是马背上的民族,但是他们享国日久,八旗子弟每天过着大爷般的生活,怎么会及得上整日在沙漠草原里纵马狂奔的彪悍蒙古人,所以八旗兵瞬间溃不成军,第一仗损失惨重。

清军好不容易再次组织起军队,却发现已经被蒙古人给重重包围了,昔日里作威作福的八旗子弟,此刻吓得腿都软了,准格尔部又一次冲锋,打得清军毫无还手之力。此时傅尔丹的一万三千先头部队已经只剩不到4000人,而准噶尔部还毫发无损。

主帅傅尔丹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再也不敢深入准噶尔,只能且战且退,一路败退到哈尔哈纳河,没想到准噶尔的骑兵已经追赶了上来,经过一个时辰的厮杀,除了主帅傅尔丹和少数勇士逃回北京外,1万多名大清将士全部阵亡,14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傅尔丹逃回北京之后,雍正皇帝为了脸面下令封锁消息,但是此后几年,清王朝也没有再对准噶尔动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心缘幸愿2023-12-16 07:30心缘幸愿[河南省网友]103.54.63.151
    @浅浅。的笑向那些为国捐躯将领们致以敬意愿他们安息。
    顶9踩0
  2. 浅浅。的笑2023-10-14 14:33浅浅。的笑[吉林省网友]171.14.75.188
    这是非常令人心痛消息那些阵亡将领们定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奋斗。
    顶7踩0
  3. ツ心若碎2023-08-12 21:36ツ心若碎[陕西省网友]203.26.116.3
    这真是场惨烈战斗对于国家和军队都是个巨大损失。
    顶0踩0
相关阅读
慈禧吃西瓜有多奢侈 哪怕亚洲首富也学不来(难怪大清会亡)

慈禧吃西瓜有多奢侈 哪怕亚洲首富也学不来(难怪大清会亡)

第二种是产自非洲干旱沙漠地带说,4000年前,古埃及人开始种植西瓜,45世纪传入中国,五代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内地,本草纲目记载: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

2023-06-22

十大元帅根据什么定的(十大元帅怎么定的)

十大元帅根据什么定的(十大元帅怎么定的)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2022-12-31

河北老农挖出白骨 意外揭开北宋惨烈一战(数万精锐埋骨此处)

河北老农挖出白骨 意外揭开北宋惨烈一战(数万精锐埋骨此处)

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考证,发现这些白骨后面隐藏着北宋初年一场惨烈的战役,数万禁军精锐丧命于此,这后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呢?北宋雍熙三年,

2023-06-01

国军军长被判死刑 枪决前高喊:毛主席万岁(徐向前怒令缉凶)

国军军长被判死刑 枪决前高喊:毛主席万岁(徐向前怒令缉凶)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民党对百姓毫不留情的剥削迫害,国民党军官成为了人民心中邪恶的代名词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