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946年 解放军被敌军包围(一地主站出来:我能退去数万敌军)

时间:2023-06-18 02:16:01

相关推荐

1946年 解放军被敌军包围(一地主站出来:我能退去数万敌军)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一些人总能突出重围,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谱写流芳百世的佳话,流露至高无上的珍贵感情。今天的主角胡之杰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做过教书先生,又弃笔投戎,而后归隐田居,本以为人生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却在1946年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让我们走进胡之杰,走进他的1946。

一、体味多样人生

胡之杰从小就饱读诗书,当过教书先生,承担教书育人之重任,而这样的阅历也为他1946年的故事埋下了伏笔。由于报国之志,胡之杰参加了川军,并且担任了川军军长,在战役中表现突出,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可蒋介石自来都是疑心病很重的人,他对于川军有着很深的不屑和忌惮,所以自然不会放任川军的发展壮大。在他的预期中,最好的处理办法便是将川军几个将领统统调离原先的实权岗位,最终不动声色地把人逼走。

这样的阴私招数,他没少用,而胡之杰也遭受了这样的对待。胡之杰从军是为了报效祖国,但他并不愚笨。看到蒋介石对他明升暗降的行为,内心便有了一番自己的打算。最终,权衡之下,他选择辞职回到故乡。

军旅生涯令胡之杰攒下了一笔积蓄,凭借这笔积蓄,他在家乡买入一些田地,成为了一个地主。他的心思很简单,多年操劳,不如就此安定,安享晚年。

曾执教杆立三尺讲台,而后弃笔从戎战沙场,戎马浴血报国家,终究没想到官场失意当地主……然而,每段传闻的历史佳话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合适的人永远处在合适的位置上,即使胡之杰回到老家当地主,也迎来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那就是——力挽狂澜助解放军。

二、第二旅团的到来

1946年,国民党10个整编师30万众军对中原军区发动了进攻,然而解放军只有6万余人的兵力。对方处在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抢先发动战争,占据了优先地位。国民党装备优良,而解放军却不是。国民党人数众多,解放军却是他的五分之一的兵力。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解放军迅速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要求由吴诚忠率领的仅有6000余人的鄂东第二旅团进行掩护突围。敌人没有识破我军的计谋,以为第二旅团是我国的坚实核心力量,遂拼命地对第二旅团进行围剿。

第二旅团虽然几乎对胜利没有任何的信心,但是在实战中,也没有选择放弃。他们边打边退,就来到了胡之杰的家中。

这无疑是一个生机,能否悄悄地撤出,对于第二旅团的平稳保存至关重要。可是天不随人愿,竟然有叛徒向敌军报告了第二旅团的行踪,这一战终究还是要来了。

吴诚忠

三、胡之杰与第二旅团的情谊

胡之杰为第二旅团暂时驻军提供了场所,很多军人倒头睡下,连日奔波的确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好好休息,还要面对明天的殊死搏斗。吴诚忠却没有睡。他正在着急地对明天的战略计划做出妥当的详实的部署。

他一方面计划着明天的突破敌人重围的方法,一方面又计划着保护当地民众的撤离和保护胡之杰的安全。此时,解放军其实已经丧失了突围的信心,做好了牺牲重大的准备,还烧毁了一些有关国家机密的文件。

胡之杰就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了,他偷听到了吴诚忠的计划,感念于解放军对他的深切情谊,决定自己为这些有血有肉的军人们做些什么。

四、挺身而出救解放军

他站出来说:“我有办法退去数万敌军。”这句话如平地惊雷,震惊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一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地主,怎么可能能击退千军万马呢?他们怀疑着。

一个地主的确做不到,但是胡之杰并不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地主,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正为此刻准备着。也许是解放军战士百折不挠的精神再次点燃了他心中炙热的爱国火焰,也许是聪慧如他,早就看清了当今的局势,认定了解放军必然走向胜利。

无论是什么原因,他站出来了。他的人生在此刻达至巅峰,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迸发出绚烂而美丽的光芒。

其实胡之杰也并不是为了当英雄才站出来,他不是“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而是在得知了对方72军团的两位领导人傅毅和祝顺鲲,曾经都是他的下属。所以才执意一试,试图力挽狂澜。

第二天,72师在村子东边果然开了一个口子,第二旅团顺利突围,这无疑是绝处逢生。

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没有人得知胡之杰与敌军的两位将帅谈话的内容,只能够从结果的成功推测大致的经过。胡之杰能够使二者放下防备之心,极有可能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

一方面,曾经的上下属情谊,战火纷飞年代的上下级关系,他们对彼此都是绝对的信任。别人的面子可以不卖,但昔日的长官亲自与他们交谈劝说,分量还是很重的。

另一方面,胡之杰将利弊关系讲给他们听,两位将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凡事皆有趋利避害的性质,人也是如此。

胡志杰看到他的下属们,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认为,由于蒋介石对于川军的不信任,即使他们再怎么为国民党尽心竭力,也不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蒋介石对他们只是利用而已,还不如就此放过解放军们,顺便给自己的兄弟们修身养息的机会。

傅毅和祝顺鲲一定也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处境,他们只是做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已。

最后一方面是同胞情谊的维护。胡之杰在与解放军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胞情谊,他们并不像其他的军队一样,烧伤抢掠,祸害民生。反而爱民如子,真诚地保护同胞们。

这无疑打动了他。所以在劝告自己下属的过程中,他不可能不提及这件事。

其实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都在同样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下生存,大家都拥有妻子父母,每个人都是在尽心尽力地想要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建设这个国家。

国家危亡之际,到底何为轻何为重?家国和个人当被放在一个天平上权衡之时,一切昭然若揭。内战的屠杀,是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蒋介石的野心一直都是如此,他妄图独揽大权,却没看到自己和整个国民党的内在已然腐烂。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方面想要用人,一方面又时刻提防,处处小心,如斯行为,必然招致无限后患。胡之杰是个人,但胡之杰所代表的群体,绝对不是少数。这些人,曾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因心寒于国民党的行为,最终选择远离。

而胡之杰选择帮助共产党,本身就已经证明了共产党的优越性。在解放军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身为地主的胡之杰选择挺身而出,本就是义举。他原本可以置身事外,但最终愿意为了共产党背水一试。

胡之杰在这场劝说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循序渐进,逐渐加温。终于感化了对方将帅的心。

六、命运把每一个人推到该在的位置上

胡之杰的不平凡不是从出生注定,而是他每一步的积累。

他做教书先生,有人觉得只是份差事,糊糊弄弄过去就行。他不,他觉得教书育人就得尽心尽力,所以在几十年的1946,遇见的曾经的下属对他爱戴如初。

他做川师军长,有人觉得军长已经位高权重,日后必将高升,他不这样觉得。在时代风云中,他早已经用自己的阅历看清了很多人,很多事情。所以日后用自己的经验给下属们打样,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他做地主,地主不就是剥削农民的吗?他不。他对周围的百姓都非常友好,百姓们对他的评价也不错。他对闯入的解放军倾囊相授,慷慨帮助,并且与解放军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拥有一颗真挚的爱国之心。因为命运只是将胡之杰推到了这个位置上,怎么做和做什么完全交给他的内心。而他的爱国之心才成全了这场佳话。

无论在他人生的哪个阶段,他始终都没有变得麻木无情。他明明可以做缩头乌龟,明明可以假装不知道,明明可以放任着解放军的牺牲,可是一旦他这么做了,他的良心过不去。

那颗催动行动的就是他的爱国之心,他热爱自己的同胞,也关怀自己的下属,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

而在爱国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愿意虔诚的热爱,尽心地地建设祖国,无论你的出身,阶级,民族,性别,信仰,你都可以迸发出绚丽的光彩,你就足够伟大。

就如胡之杰,创造的这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我们应当敬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潇湘潆洄2023-11-17 13:22潇湘潆洄[河北省网友]139.148.150.97
    这地主真是了不起不畏强敌敢于冒险这种精神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顶5踩0
  2. 画帘半卷2023-09-02 07:49画帘半卷[浙江省网友]192.188.170.196
    这故事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位地主居敢挺身出太令人佩服了!
    顶10踩0
相关阅读
进藏在即 十八军逃兵不止(部队士气低落 张国华大怒:就地裁退)

进藏在即 十八军逃兵不止(部队士气低落 张国华大怒:就地裁退)

新中国成立之时,西藏还未得以解放,鉴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解放西藏很快就被提上日程

2023-01-30

15岁的刘胡兰被捕 交三件遗物给继母(就义时家人在旁痛哭无助)

15岁的刘胡兰被捕 交三件遗物给继母(就义时家人在旁痛哭无助)

今天再提起她的名字一样的由衷敬佩感动和难过

2023-05-21

1949年 国军司令李文投诚后(借机逃往台湾找老蒋 最终结局如何)

1949年 国军司令李文投诚后(借机逃往台湾找老蒋 最终结局如何)

驻守北平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在内外交困之下作出了率部起义的决定

2023-01-22

73岁维族大叔感恩毛主席 想骑毛驴到北京(与主席握手言谈10分钟)

73岁维族大叔感恩毛主席 想骑毛驴到北京(与主席握手言谈10分钟)

而要追溯歌谣背后的深情,就要从解放新疆后说起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