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国歌有一句话引发争议 连原作者都想改(为何周总理却鼎力保留)

时间:2023-06-26 05:02:01

相关推荐

国歌有一句话引发争议 连原作者都想改(为何周总理却鼎力保留)

1949年,随着中国解放战争进入末期,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确立新中国的“国歌与国旗”也成为了中国面临的大事。

经过数月的征稿,第六小组收到了诸多回应,但都不如人意,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更是中国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草草决定,这肯定是不行的。

但随着建国时间的越来越近,如果再不确定,中国将会面临无国歌可唱的情况。

在这,徐悲鸿提议“用1935年《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怎么样?”

这一发言当即受到了诸多人的同意,就连周总理在听到这一建议时也十分赞同的表示“这首歌曲很雄壮,很有革命气概。”

但是对于这首歌歌词中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众人的争论不休,就连田汉在听到这一异议时也表示确实需要修改。

然而在众人争论不止,没有答案时,周总理却鼎力保留。毛主席的一番话更是,让所有人豁然开朗,最终决定以旧的歌词作为国歌。

那么,究竟是哪句歌词引起了异议,周总理为何会鼎力保留?毛主席说了什么,为何会让众人能有这样的改变?

鼓舞全国人民抗日斗志的《义勇军进行曲》

“你看看那些箱子,就是国民党的军火,他们就是要用这些的军火,去打我们中国的自己人!”

1934年,当田汉与聂耳及儿子,在上海码头上散步时,看到许多苦力正在背着国民党的军火弹药,田汉愤恨不已。

自九一八事变及长城抗战后,中国大地又因为蒋介石的发起的“一二八”事变迎来了白色大恐怖。

此时中国南北发生了大水灾和大旱灾,以及蒋介石为了扼杀中国人民的新生,推行的“新生活运动”,以及日寇的“天羽声明”,都在不断刺激着田汉民族危机感。

这时的他一直期许着,中国人民能发出反抗的怒吼。

作为一个在文字上有极高造诣的“红色戏剧家”,如今,国家身处水深火热中,田汉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人民做些什么。

究竟要如何调动亿万人民的情绪,向民众说明这一战争的意义呢?

这样一问题在田汉脑中不停地盘旋,此后随着被压迫的人民一幕幕展现在他面前,就连在当时最为迫切解决的抗日,都成了尖锐的问题。

田汉心中压抑的爱国热情如同蓄势待发的火山,随时等待勃发。至此,他将自己心中的万般情绪,融入了《风云儿女》的创作中。

《风云儿女》

他借着电影人物的口吻,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唤“而今的长城,在敌人的飞机炮火下,只不过是一座矮墙,应该鼓励国人,以必胜之心、干死的壮志,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为争取自由、独立,的现代人民的真正的‘新长城’,这才是最需要的。”

在电影的最后,东北人民在义勇军的带领下,奋起反击,而就在这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也高声唱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

而因为,早在创作之时,田汉就因为被国民党盯上,因此还没等他将这首主题曲创作完成,就因为被抓而搁置了。

因为,在得知这一情况时,与田汉十分要好的天才音乐家聂耳,主动向夏衍提出了将主题歌交由他创作的请求。

“交给我吧,我一定能把它作好,田汉先生的词,我绝对不会辜负它的。”

在拿到田汉的作词后,聂耳将它捧在手心读了又读,这其中豪壮且充满爱国之情的诗句,深深震撼着他。

此后的数月时间里,他一手捏着歌词,嘴里小声唱着,一手在桌子上拍着拍子。遇到不满意,觉得情绪不到位的地方,他还会一连修改多次。

因为这首歌词,田汉在放置时,保存不当,一些词汇被水晕开,根本辨认不出来是什么字,因此在作曲之时,聂耳与孙师毅在不影响词意表达的情况下,根据旋律与节奏做了调整。

聂耳

在“发出了最后的吼声”的歌词之后,添加了三句不断升高的“起来”,就如同在国家危难时,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人民“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至此,伴随着《风云儿女》的播出,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很快被《义勇军进行曲》在全中国风靡。

抗日救亡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而在同一时期中还有《自卫歌》、《自由之哀歌》等呼吁抗日救国的歌曲,在中国传唱,并伴随着中国人民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新政协会议

1949年,随着国民党盘踞在东北的势力逐渐被消灭,此时解放战争也进入了末期。

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新政协会议筹备的如火如荼。

伴随着革命形势与各个民主人士的陆续到达,新政协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如期举行。

为了尽快地完成准备工作,在周总理的组织下,筹备工作分配了给了6个小组,其中国旗、国徽、国歌的准备方案,交给了马叙伦、叶剑英带领的第六小组。

在接到任务后,第六小组当即就此事开展了会议,根据何工,在第六小组中,田汉、沈雁冰、钱三强、等无人作为国歌词谱作为初选委员会。

7月15号开始,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审批修改下,国旗、国歌、党徽向全国人民征稿的启事,在一经登报就快速,就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的相继报名参加。

不管是在工作之余,又或者是在战斗之余,他们夜以继日的用手中的笔描绘着心中的国旗,也有人不知疲倦的一遍又一遍的小声哼唱着为祖国谱写的国歌的曲子,更有人在文字中灌注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谊。

在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下,截止9月,国旗的征稿就收到了3012件。

而因为,参阅的稿件十分多,形式也多样。

因此,在与第六小组开会时,周总理就这个问题与众人进行了商讨,随后又就此事,与各个民主人士以及参选的专家进行了多方讨论。

最终得出3条原则意见,“其一是要具有中国的特征,其二就是要又代表政权的特征,其三是要又庄严、简洁,长宽比为三分之二。”

根据这3条,周总理与众人再一遍又一遍的筛选中,最终大致确定了38幅图案。

而在对终稿进行敲定时,绝大多数人都对于其中具有“复字第一号”的国旗建议颇为满意,就连主席也对此颇为倾向。

可是相较于众人还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复字第一号”究竟应该留着代表黄河的一条杠,还是留着代表黄河、长江、珠江的三条杠时,张治中提出了自己的意义。

在一次毛主席宴请国民党起义将领的宴会上,张治中趁机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席,我以为,“复字第一号”有不妥,红色国旗代表国家,但是中间这些杠杠不就代表着分裂国家、分裂革命了吗?而且,用一条杠代表黄河,老百姓也不一定能联想到黄河,这稍微有些牵强。”

张治中的话,一下点进了人们心里,因此,在最终的方案中,评选专家们,最终选择了“复字第32号”图案作为了国旗,也就是今天我们的五星红旗。

一句歌词引发异议

就在国旗选择稳步进行之时,国歌的选择却让众人为难不已。

在几个月的征稿时间里,收到应征的国歌歌词632件、国歌的词谱694件。

因为作为一个代表本国尊严的国歌,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曲子就能替代,因此在收到应征的歌曲以后,负责参与选举的专家,每天都会到评选的地方,对这些作品进行选择。

但遗憾的事情是,或许因为创作时间太短,又或许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投稿的应征曲目都没有达到成为国歌应该具备的东西。

时间一点一点推进,新中国成立在即,倘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没有适合的国歌响起,这该怎么办,众人急得团团转,可是应征的词曲就那么多,这些都并不符合选举标准,难道从这里边挑选一个看起来较好的曲目?

徐悲鸿

但很显然这并不合适,就在这时,曾在法国留学的徐悲鸿突然想到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

这首源自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战斗歌曲,它不仅歌词鼓舞众人,而且这首歌鼓舞了诸多法国人民奋勇反击,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此后的诸多法国革命中,陪伴着法国人民,深受法国民众喜爱,最终被法国政府敲定为法国国歌。

至此,法国国歌的由来,让徐悲鸿猛然想起,在中国革命征途中,也有一首曲子,像法国《马赛曲》一般恢弘壮阔,深受民众喜爱,陪伴中国人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岁月,它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因此在毛主席召集的讨论会上,徐悲鸿提议,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时,人们的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一激昂的曲调。

就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民众一心抗战的岁月。

9月25日,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组织下,众人再次汇聚丰泽园,就国歌与国旗等事宜进行商谈。

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有几天的时间,众人为此十分着急,但是又因为国歌、国旗的商定事关重大不得不一再慎重。

在说起国歌事宜是,有人表示“虽然《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曲子很好,但是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有些不妥。”

当这一问题提出时,一些也有这个想法的人也表示“虽然这首歌流传度很广,但是当时作曲的时候,是为了鼓励人们在抗日救亡时奋勇向前而做的,但是现如今新中国建立就在眼前,我们应该将旧词新作,这样才能对得起新中国的新面貌。”

在众人的意见中,很多人都认为十分有道理,就连当年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田汉,在听到众人的意见后,也表示,“现如今,新中国成立在即,这首曲子确实并不符合当前祖国的新面貌。”

可是相较于众人想要改歌词的想法,周总理却并不这么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传唱多年,人们对这首曲子早就又很深的感情,旧词旧曲唱出来,人们才会又当年那种激励的感情,如果要在这基础上删减再改,就不是人们记忆中的那首曲子,也起不到我们选用这首曲子的预想了。”

不仅如此毛主席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打消了众人的顾虑。

“我国当前虽然很快就要解放,但是依旧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的压迫,为了新中国的完全自主、独立,人们依旧需要进行坚苦奋斗,所以还是保留原歌词的好,既然大家都一致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那就这样定下来吧。”

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义勇军进行曲》经众人一致商议,在未正式制定国歌之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中,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而今,每每国歌响起,激昂的歌词,总会让国人激动地热泪盈眶,而国歌也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成为中国的骄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落花无情,流水无意2023-11-19 14:05落花无情,流水无意[国外网友]203.55.101.235
    周理以鼎力保留国歌是因为他深知国歌对于民族团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意义。
    顶6踩0
  2. 蕉2023-09-07 09:33[澳门网友]39.88.216.190
    国歌是国家象征即使有争议也应该尊重传统和历史不能轻易改动。
    顶0踩0
相关阅读
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一生钦佩周总理(公开声称先祖是中国人)

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一生钦佩周总理(公开声称先祖是中国人)

众所周知,秦始皇时期曾派出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从山东沿海东渡,替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但徐福这一去则不复返

2023-07-31

建国后 周总理致电四川省委(务必查清一人死因 此人是谁)

建国后 周总理致电四川省委(务必查清一人死因 此人是谁)

配图:秦青川秦青川一八九八年出生于四川省兴文县,早年间就读于江安省立第三中学、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一九一九年,秦青川

2023-07-25

康熙为孝庄写了一个字 五重含义令人惊艳(周总理看后:中华第一)

康熙为孝庄写了一个字 五重含义令人惊艳(周总理看后:中华第一)

福字在说文解字书中列为示部,示,天众象

2023-01-22

许世友酒量大 却被周总理用三瓶茅台灌倒(更是喝不过叶剑英儿媳)

许世友酒量大 却被周总理用三瓶茅台灌倒(更是喝不过叶剑英儿媳)

但是许世友很喜欢跟别人斗酒,说起这事,不得不说许世友将军运气很好,斗酒的人都是些酒量不好的人,酒量好的人那是一个没遇上,反而是别人主动找他的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