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苗刘兵变”后(南宋军界的格局是怎样的)

时间:2023-08-01 05:52:01

相关推荐

“苗刘兵变”后(南宋军界的格局是怎样的)

在 “苗刘兵变”后,南宋军界最有前途的几个人,大致是这样排列的。

第一位是张俊,第二位是韩世忠,第三位是刘光世,第四位是杜充,第五位是曲端,第六位是辛企宗,第七位是王燮,第八位是王彦。

这种排名只是一个大略,准确但不精确,只为大家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而已。

在 “苗刘兵变”结束后论功行赏,本来应该韩世忠排第一,因为他表现最优秀,战功最大。

可就在这时,韩世忠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在杭州城内,韩世忠和一个高级文职官员有了矛盾,竟然亲自率人把这个高级文职官员赶出了办公场所。

殿中侍御史赵鼎言:“南夫缓不及事,固可罪;然世忠躬率使臣排闼而入,逐天子之京尹,此岂可训!请下诏切责世忠而罢南夫,仍治其使臣之先入者,此为两得。”

事后,韩世忠虽然一再表示悔改,但这种事显然触及了赵构的底线,所以韩世忠的功劳被压了下来,只能排在张俊之后屈居第二。

刘光世排在第三位,是因为刘光世虽然在“苗刘兵变”时观望了一阵,但最后终于还是亲自率军勤王了,而且刘光世的基本盘太大,军界地位太高,赵构虽然提拔张俊和韩世忠压制他,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但是谁也知道,刘光世的上升势头已不能与张俊、韩世忠相比了。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在三年后,一个高级文职官员在盘点南宋中央军时,认为刘光世虽有四万军队,但是兵源素质很差,装备也不够精良,其中至少有一半老弱。

在当时,原本进不了排行榜的岳飞,已经有了两万多军队,排行榜第七的王燮,也有一万多军队,这两支军队的精锐程度虽然比不上张俊和韩世忠,但绝对比刘光世强。

己巳,吕颐浩屡请因夏月举兵北向以复中原,且谓:“今张浚兵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燮军一万三千,虽不如俊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要知道,在 “苗刘兵变”之前,刘光世的地位远高于韩世忠、张俊,但是在 “苗刘兵变”的三年后,就与韩世忠、张俊拉开了差距,甚至大有被岳飞、王燮赶超之势。

这显然是因为,刘光世并不是赵构的铁杆嫡系,所以赵构不是把他当王牌师培养的。

更主要的是,刘光世的军队的后勤补养,一直不能与韩世忠、张俊相比;以至于五年后,刘光世还就此对赵构抱怨,同样都是中央军,为什么韩世忠的军队,待遇一直比我们高呢?

赵构把相关责任,推给了从前的执政官吕颐浩,说这都是吕颐浩的错,以后刘光世的军队与韩世忠的军队待遇等同。

刘光世乞与韩世忠均支钱粮。帝曰:“诸将之兵,用命则一,其所支钱粮,岂容有异!此皆吕颐浩不公之弊。”

初,帝欲除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为节度使,鼎以企宗非有军功,持不下,帝不乐,诏鼎累乞宫祠,可本职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免谢罪。

杜充为什么只能排到第四位呢?是因为他当时是汴梁留守,手下的军队大约有十万左右,当时的岳飞也只是手下众多将领之一。

单从实力而言,说杜充排在第一位,应该也能说通。事实上,几个月后,杜充就是坐在了南宋军界的头把交椅上,刘光世、韩世忠都归杜充节制。

但是总的来说,杜充所率的只是杂牌军,而且赵构给他这样高的地位,恐怕也是为了让他拼死保卫长江防线。

所以,杜充就算不当宋奸,恐怕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挤到边缘地位。因为单从忠诚、嫡系两个方面考虑,杜充比刘光世也差着一截。

所以,杜充的地位虽然很高,但他的政治前途,显然很难和前面提到的几个人相比。

杜充早期的江湖地位太高了。有时候,早期的江湖地位太高,常常成为他继续上升的负担;因为基于皇帝的利益,他更倾向于培养那些底子薄、起点低却极具才华、并愿意向他表忠心的后起之秀。

曲端之所以能排到第五位,是因为他愿意自废武功,重新跟着赵构混,那他成为西北军界第一人,应该是有希望的。换而言之,后来吴玠的戏份,大都会由曲端出演。

但是,曲端显然没有把自废武功这条路走到底,所以后来还是被淘汰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曲端愿意放弃一切投靠赵构,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基于皇帝的利益,显然更喜欢那些根正苗红、一路跟自己混起来的新人,旧底子太厚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会成为皇帝猜忌的对象。

所以,赵匡胤上位后,对那些旧底子非常厚的军方大佬,就一种态度:我并不怀疑各位的忠心,只是这段时间,我一直睡不好觉啊。各位是不是喝下这杯酒,然后安安稳稳地去当富家翁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曲端和杜充类似,实力非常强大,但其实不会有什么好前途。

因为,南宋后来的军界巨星,除了刘光世,其它人都是标准的后起之秀,而刘光世在南宋随后的军事改编中,也逐渐被整成了光杆司令。

在 “苗刘兵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辛企宗的上升势头非常强,因为赵构一门心思要提拔他。但是在那种乱世,皇帝的信任、栽培固然重要,个人能力同样重要。

辛企宗之所以没能像岳飞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巨星,主要还是能力有所欠缺。

时朝廷犹未知范汝为据建州,而论者皆言神武副军都统制、福建制置使辛企宗懦怯玩寇,故更遣世忠自台州进。

于是,辛企宗本有机会取得的地位,被后起之秀杨沂忠夺取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沂忠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人物,因为此时的杨沂忠,还只是张俊的一个小弟,估计没有人能看出来,他后来能坐在禁军头把交椅上。

从“苗刘兵变”结束后的形势来看,王燮也有机会成为时代巨星。在刘、韩、张、岳、吴五大军区构建基本成型时,赵构还想继续给王燮机会,因为总的来说,再多一个大军头,更有利于赵构驾驭军队。

但是王燮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围剿杨幺的军事行动,最初由他负责。

类似的军事行动,从正常情况看,也就相当于打怪升级,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支持,王燮应该可以获胜,然后顺利在军界内提升排位。

可就是这种十拿九稳的战役,王燮居然输了。更主要的是,面对如虎如狼的军头,王燮竟然显得有心无力,于是一些归王燮节制的军头,竟然都敢挑战他的权威。

先是湖南统制官任士安、王俊、郝晸等,领兵二万馀,不禀王燮号令,遂至于败。

等岳飞接替王燮时,直接就摆出一副虎狼姿态:身为下属,竟敢挑战上司的权威?真是反天了,现在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军法。

总而言之,把一个强悍的军头拉出来,二话不说就是一顿胖揍,然后让他率军去打仗,必须取胜,否则砍头!

那个军头接到相关的军事任务,直接就傻眼了,因为简单的看,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问题是,他显然被岳飞那种虎狼姿态给镇住了,于是只能拼死向前。杨幺的军队看到这种情形,也是一心要歼灭这支落单的政府军,但是他们忘了,岳飞绝不是意气用事的人。

及飞始至,鞭士安以折其气,使为贼饵,令曰:“三日不能平贼,皆斩!”先扬言“岳太尉将二十万兵至矣!”及是止见士安等军,贼并力拒之。三日,飞乃以大兵四合,一战,破贼众殆尽,乘其舟以入水寨,钦等迎降。

南宋几大军头都是如虎如狼的人物,因为能驾驭乱世中的小军头,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在南宋刚刚建立时,王彦就已名动天下,但是他的人生巅峰,大约就定格在那时。

后世说起王彦,说来说去,通常就是早期那点事。

在“苗刘兵变”结束时,王彦再次取得八字军的指挥权,以他的实力、资历,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前途,但是他自带的底子太强,所以不会成为赵构重点培养的对象。

当王彦跟随张浚到川陕后,多少有点和张浚分庭抗礼的意思,于是被张浚挤到了边缘位置。

浚初至汉中,问诸将以大举之策,彦曰:“陕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未相通,若少有不利,则五路俱失。不若且屯兵利、阆、兴、洋以固根本,若敌人来侵,则檄诸将帅互为应援以御敌,若不捷亦未至为大失也。”时浚之幕客皆轻锐,闻彦之言,相视而笑。彦以言不行求去,故浚因而授之。

此后,王彦一直坐镇长江上游,牢牢地守住了从长江进入四川的门户地区。

当然了,王彦坐镇这个地方,一直提防、作战的对象,并不是金国,而是试图进入四川的义军、流寇、军阀。

仲既陷均、房,有窥蜀之志,拥众犯金州白土关,彦以官军保长沙平。仲故为彦部曲,以书请曰:“仲于公无所犯,愿假道入蜀以就食耳。”

王彦也许还有一个机会,继续让自己的军界地位上升,那就是彻底打败试图进入四川的义军、流寇、军阀,然后兼并他们的军队。

当时,试图进入四川的义军、流寇、军阀主要是桑仲、李横。最初他们在北方抗金,称得上义军;后来转进到江南,一会接受政府招安,一会造反作乱,称得上军阀,也可以算流寇。

后镇抚司参谋官赵去疾归朝,帝问仲何如人,去疾曰:“忠义人也。”帝问其说,去疾曰:“仲尝为臣言,必欲取京师以献朝廷,第乞二文资以禄其子。”帝恻然感动,授仲二子昕、维将仕郎。

可惜的是,桑仲和李横也都是牛人,王彦无法吃掉他们,于是他的实力、地位就定格在这里了。

王彦被解除军权后,赵构最初计划让王彦到岳飞的防区当行政长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赵构希望王彦可以制约岳飞;但是王彦拒绝了,因为他毕竟是岳飞的老上司,而且有过矛盾,现在受岳飞节制,多少觉得有点缺乏体面,所以拒绝了这项任命。

六年二月,知襄阳府、京西南路安抚使,彦以岳飞嫌辞。

王彦虽然离开了军界,但是王彦的军队,却在后来创造了更大的辉煌,因为名动天下的顺昌大捷,就是刘锜率领八字军打出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再顺便说一下桑仲、李横。

桑仲与岳飞一样,都是王彦的老部下,后来王彦从河北转进到中原、再转进到江南,桑仲、岳飞却都留在了汴梁。

后来,桑仲向南转进,并割据襄阳,再后来,岳飞随汴梁留守杜充转进到江南。

时岳飞自太行山王彦军中归京城,为统制,与桑仲、李宝皆屯于京城之西。

岳飞到江南后,一直向中央政府靠拢,桑仲到江南后,则是拉起大旗单干。在岳飞还是一个团级军官时,桑仲就一度控制了以襄阳为中心的广阔地区。

千秋弃城奔中庐,仲遂据襄阳,于是京西列城皆为仲所据。

单论此时的成就,恐怕没有人敢说,岳飞以后会比桑仲混得更好。只是桑仲没有积极向中央政府靠拢,后来的发展机会自然越来越窄了。再后来,桑仲被南宋地方军政长官诱杀。

但是,为了安抚桑仲的余部,南宋中央政府并没有否定桑仲,相反还对他进行了一定的表彰。

后镇抚司参谋官赵去疾归朝,帝问仲何如人,去疾曰:“忠义人也。”帝问其说,去疾曰:“仲尝为臣言,必欲取京师以献朝廷,第乞二文资以禄其子。”帝恻然感动,授仲二子昕、维将仕郎。

桑仲死了,李横接替桑仲的地位,坐镇襄阳一再北伐,取得众多值得称道的胜利。

李横复颍昌府。颍昌捷奏至,诏李横再进翊卫大夫,加赐空名告身一百,京西山寨并听横节制。

但是后来,伪齐在北方越来越巩固,面对伪齐的进攻,李横就从襄阳南撤了。

当然了,随后不久的事,就是岳飞收复襄阳。

李横南撤前后,还有好几个藩镇大佬都先后南撤了,而赵构一纸诏令,就将他们(李横、翟琮、董先、牛皋)全部划拨到岳飞帐下。

甲午,诏:“李横、翟琮、董先、李道、牛皋,并听岳飞节制,以图后效,仍令横等即江州屯驻。”

李横是前襄阳镇抚使,牛皋是前蔡州信阳军镇抚使,董先是前商虢镇抚使,翟琮是前河南镇抚抚使。

镇抚使是南宋在一段时间内,恢复藩镇才出现的官职,换而言之,上述几个人都是一方藩镇,之所以归到岳飞帐下,只是因为中央政府的调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洛神之子2023-10-23 04:41洛神之子[火星网友]202.41.9.14
    “苗刘兵变”后,南宋军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军事力量分散,士兵士气低落,导致南宋军队的整体实力受到影响。
    顶6踩0
相关阅读
钓鱼城的由来:13世纪发生战争(影响历史进程)

钓鱼城的由来:13世纪发生战争(影响历史进程)

在你攻我防的节奏中,该战争持续了36年

2023-06-11

盛唐遗憾:陆游流芳千古 却难再现盛世风采

盛唐遗憾:陆游流芳千古 却难再现盛世风采

古诗的营养不良时期:虽有陆游流芳千古+终究难再现盛唐风采 这个标题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陆游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

2024-01-26

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夹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还有什么秘密吗)

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夹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还有什么秘密吗)

1127年6月12日,大宋重建,此时距北宋灭亡已过去数月。 不过战后重建的南宋已经不是北宋了。既然南宋是在北宋灭亡几个月后建立的,那么这期间的中原政权

2023-02-02

假如宋高宗与明代宗互换位置(大宋和大明会有怎样的变化)

假如宋高宗与明代宗互换位置(大宋和大明会有怎样的变化)

明史讲义·夺门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宋高宗赵构之所以阻挠宗泽、岳飞等人抗金北伐、一味地向金国求和,主要是担心金国将徽、钦二宗遣返,动摇自己侥幸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