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道德还是市场(晚清大饥荒时期的妇女贸易)

时间:2023-08-13 07:16:01

相关推荐

道德还是市场(晚清大饥荒时期的妇女贸易)

在1870年代末期,政府对于出售妇女的行为的控制在面对饥荒时被打破,私自出售妇女的规模巨大。当时中国和传教士都曾这样记叙过,每天都有成车成车的妇女被运往南方出手,同时另有妇女被从天津由船运输到上海。

花国香——一名在河南饥荒区域分发赈济的传教士,曾经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当他们的团体到达河南时,每天都可以从满载妇女和女孩的独轮手推车旁经过,她们是被投机者所买来的。就可以说明在当时贩卖妇女的猖獗行为。

但是并不说这种行为在当时一定是十恶不赦的,相反这是一条可以活下去的出路,这使得饥荒区域的妇女相比于她们的男性亲属在更多数量上可以得到存活,这些如此多的妇女被运出饥荒地区,运到更加富裕的城市中再次出售。这样她们就能够存活下来,并且通过卖掉她的钱,甚至能够养活一个在艰难中挣扎的家庭。

因为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由于中国清代婚姻市场的不平衡性,一位年轻的或者是中年的妇女拥有作为妾、妓女、女仆的市场价值,或者可以成为继室来维持家庭照顾孩子或者是公婆。她们相对于男子而言,在饥荒时期,是拥有更好的市场价值的。

一些由于家庭成员死亡或者迁徙而失去家庭的女孩或妇女,也将通过出售给富裕地区来的人贩子而逃离饥荒区域,这是她们生存的最好机会。可笑的是,当时甚至有一些小男孩为了被买走,穿耳、缠足、扮女装,在面对生命遭受威胁时,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当时的妇女们为了在饥荒中活命可以发掘自己的市场价值,并且有许多的人愿意这样做,即使在当地的官僚士绅团体看来,有丢掉她们道德价值的危险。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总是期待着不同生活阶层的妇女有着不同的行为,他们要求年轻的妻子和寡妇贞节并自我牺牲,直到死亡。另一方面,年老的母亲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应该作为牺牲品。这对女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

在某些情况下膨胀的妇女贸易,可以使得年轻的妇女在灾难中大量的存活下来。同样的年轻女儿和妻子在平常的时候对家庭资源拥有最弱的发言权,最终却在饥荒中拥有最大的市场价值。当然封建卫道士总是倾向于那些选择自杀或饿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不是利用自身市场价值的年轻妇女,她们在死后被赋予了巨大的道德价值。而那些通过家庭成员出售她们或卖身来换取食物的妇女,在当地的知识分子眼中丧失了所有的道德价值,但是她们却在很多时候从饥荒中存活了下来。

一方面,是儒家所定义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生命受到威胁,渴望生存下去的想法。二者相互矛盾,在灾难中一个人的市场价值上涨,同时她的道德价值就会下降。在大饥荒中的妇女贸易,是对儒家家庭规则一个明显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经济取代了中国家庭中的道德经济,颠覆了中国家庭道德的寻常模式。但是,有什么不好呢?在生命面前很多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卫道士们害怕的是他们构建的那个秩序被破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叶落吟秋2024-02-03 21:06叶落吟秋[北京市网友]42.83.74.248
    @时间只为你逗留晚清大饥荒时期的妇女贸易,是历史中残酷的一页,道德和市场的博弈背后,我们又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顶2踩0
  2. 时间只为你逗留2023-12-07 16:29时间只为你逗留[内蒙古网友]202.78.8.241
    妇女贸易的历史背景确实令人震惊,道德和市场之间的张力如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呢?
    顶2踩0
  3. 震魂曲2023-10-10 11:52震魂曲[河北省网友]114.111.9.230
    这个话题让人深思,道德和市场在历史的交错中展现了什么样的关系呢?
    顶0踩0
相关阅读
道德经是佛教还是道教的著作:道家巨著(老子所作)

道德经是佛教还是道教的著作:道家巨著(老子所作)

...有著作当中最为经典的。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于春秋时期亲自所著《道德经》,并将其哲学倾囊注于这本书当中。《道德经》又被称为《道德真经》,甚至还有人以老子的名字命名这本书。先秦时期,诸子分家之前,《道德...

2023-10-08

老子是怎么变成太上老君的 (道德经)

老子是怎么变成太上老君的 (道德经)

...里尔,同时他也是道家的创始人,当时是在春秋百家争鸣时期,他所创造了道德经,直到后来广为流传到至今,还会被人所重视,而太上老君也被称作是道教神话之中的神话传说,是比较熟悉的一个神仙。而太上老君的主要形象...

2023-09-18

柳下惠什么意思 坐怀不乱(流传至今的道德典范)

柳下惠什么意思 坐怀不乱(流传至今的道德典范)

...动,为人刚正不阿,这段故事也流传至今。柳下惠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本名其实并不叫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季禽,是鲁国柳下邑人士,由于坐怀不乱的故事自古以来都是传统道德的典范,死后的谥号为惠,因...

2023-05-27

泓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公元638年(不合时宜的仁义道德)

泓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公元638年(不合时宜的仁义道德)

...了争夺霸权,因此而产生的斗争,泓水之战就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间战争不休的时代,是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泓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泓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当时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发生在...

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