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6万志愿军拥挤在江边 遭美军炮击伤亡过万(军史:一次血的教训)

时间:2023-09-19

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史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TIPS:本文共有 40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在杨得志上将的回忆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五个师拥挤在临津江南岸约2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遭敌炮兵的火力突击,伤亡很大,现在想来,依然是十分痛心的。”

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史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虽然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杀伤,但我方的损失也是令人扼腕伤心的。其中,我19兵团在突破临津江的战斗中,尤其令人痛心。权威战史更是为此定性:一次血的教训。

经过四次血腥的战役,我们英勇的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奋力搏杀,最终将战线维持在三八线附近。此历次战斗中,我军虽然屡战屡胜,但损耗极大,其中第四次战役损失了5.3万人,其中大多是军中骨干。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已然疲惫不堪、精疲力尽。

为此,中央军委决定,杨得志的十九兵团以及陈赓的第三兵团作为二番入朝的作战部队,连同休整完毕的宋时轮第九兵团一起,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战役,希望能够一举歼灭美军一到两个师,重创第8集团军,从而提前将美军赶下海。

在国内,十九兵团整训已久,同时还换上了刚刚从苏联运来的新装备,其火力与曾经的“万国牌”武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各师都成立了炮兵团、高炮营、无后坐力炮连、高射炮连以及美国人最忌惮的一二零迫击炮连,火力大大增强。

之前,我军以如此低劣兵器,都能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何况如今有了新装备?因此我军全军上下,都十分乐观,出现了速胜主义思潮。

三兵团、九兵团、十九兵团的主官们个个斗志高昂,求战心切。其中,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说:

“他们(联合国军)有多少兵?加上李承晚的伪军,还抵不上咱们的一个军区,不够咱一个淮海战役打的!我看把美国鬼子赶下海不成问题,朝鲜有多大个地方?在三八线撒泡尿就能滋到釜山去。”

与此同时,第一批入朝的老部队还给后来的部队介绍经验,说美国人的防御是鸡蛋壳,表皮硬,里面都是空的,一戳就破。

正所谓“骄兵必败”,危险往往就蕴藏在骄傲和自满之中。美国人绝不是傻瓜,他们也会总结和进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美国人也在寻找着志愿军的弱点,并尽力予以克服。

与之前几次战役相比,美军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不再会轻易地撤退。在前四次战役中,美军往往高估我军的火力,一旦后路被抄,就会惊慌失措,赶紧凭借自己的机械化优势仓皇撤退。然而在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战役中,美军却利用由机枪、大炮、坦克组成的“环形防御”,阻挡住了我军如同潮水一般的进攻,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在美国战史中,将砥平里战役称为“第二次仁川登陆”。此战后,美军不再会像以往那样盲目撤退。因为美军逐渐明白,以志愿军的火力,还不足以击破自己的“环形防御”。志愿军虽然穿插非常迅猛、一往无前,但是美军只要缩成“铁乌龟”,志愿军也没什么办法。

在第五次战役中,美军第二大变化,就是大大加强了火力。根据美军军史,他们认为前三次战役,美军之所以面临不利局面,很大程度是因为缺乏弹药。在我们看来,这个说法是匪夷所思的。即使在前三次战役中,美军所施放的弹药,也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正所谓“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前三次战役所打出弹药,不过只是美国强大工业实力的冰山一角。在第五次战役中,美国兵工厂开始发挥其实力,大批量的弹药不断输往朝鲜。与此同时,美军还调集大量参与过二战的老兵奔赴朝鲜,其中包括大量经验丰富的野战炮兵。一时间,美军的火力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是一个老派的旧军人。此人行事果敢,特别擅长发挥远程大炮的火力优势。他强调不计成本地使用火炮,在防御中要以钢铁和火力屏障进行战斗,不得牺牲人员。因此,范弗利特所释放的弹药量,往往超过常规的五倍,因此也被称为“范弗利特的弹药量”。

为了尽量发挥火力,范弗利特在纵深布置大量远程火炮。与此同时,他还一改美军只在交通要道上作战的特点,将大炮搬上了高地,希望利用这些大炮迟滞我军的快速迂回。

对于美军的这些变化,我们知之甚少,仍旧按以往的战术与美军交战。因此在第五次战役中,我军吃了大亏。

1951年4月22日晚,那是一个清朗的月圆之夜。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军号,第五次战役打响,数十万志愿军从隐蔽处一跃而起,在数千门火炮的支援下,向“联合国军”发动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势。

左翼的宋时轮兵团一马当先,一路打穿了东线敌军阵地,一天南进三十公里,歼灭了韩国第六师和美军二十四师一部。中央的王近山兵团嵌入敌军纵深,分割了东西两线敌军的联系。

而杨得志的十九兵团则奋勇前进,全歼英军著名的、历史悠久的格罗斯特营。但是就在作战形势一片乐观之时,悲剧却发生了。

十九兵团由63军、64军、65军三个军组成,其中63军在直插雪马里,痛歼英军29旅。而64军则被彭德怀分配以强渡临津江,然后以勇猛动作直插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阻击援敌的重大任务。如果完不成穿插任务,敌人便会节节抵抗,退到汉江以南,这样志愿军就必须再次渡江作战,加大战役的困难。

军令如山,彭德怀的口气相当严厉,杨得志自然也不敢怠慢,于是立即派遣部队进行突击。至23日4时,64军进展还算顺利,他们击溃了南韩第一师的守备部队,共有第191、第192师四个团的部队渡过了临津江。在攻占长坡里、高士洞后,于江南弥陀寺以北地区,被韩国第一师所阻。

23日15时,64军依然没能突破防线。后方的杨得志心急如焚,立即发电:

“虽胜利完成第一步渡江任务,但断敌退路尚远,望各部今晚必须排除一切困难,插议政府,占领预定目标。”

由于久攻不下,64军不得不于当日18时投入预备队190师。但是血战到第二天凌晨4点40分,190师也受阻于麻山里、东文里一线,未能突破敌军阵地。仅有一个营和一个侦查支队穿插到议政府地区,但是主力部队却迟迟无法接应。

要知道,前方敌人主力不过是南韩军队。南韩第一师虽然号称王牌,却多次败在我军手上,是不可不扣的手下败将。64军,为何不能突破手下败将的防御呢?

事实上,64军之所以受阻根本不是因为南韩第一师,而且位于纵深地带的美军炮兵以及犹如苍蝇一般,不断飞临临津江上空的美军航空兵。在他们的阻碍下64军的炮兵在阻挡在临津江以北。缺乏重火力,64军仅凭血肉之躯,是难以撼动敌人据点的。

就在这时,65军后续部队的到来,又让64军的窘境雪上加霜。当时65军的两个师渡过临津江,准备会同63军一起全歼英军29旅。然而由于64军前进受阻,使得65军的两个师和64军主力撞了车。

结果,5个师的6万志愿军,被敌人死死压制在临津江以南2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人员拥挤在一起,无处可躲,正好给了美军纵深炮兵发挥的空间。

就这样,敌人炮兵、航空兵向拥挤的人群发射、扔下了数之不尽的炸弹和燃烧弹。整整两天两夜,美国人以惊人的火力荼毒着我军,志愿军战士死伤枕藉,扑面了临津江南岸。

见此情形,杨得志心急如焚,他下达电令:

“我军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背水地区,如不坚决攻击等于死亡……六十四军各师如不猛插进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会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

杨得志的措辞之所以如此严厉,是因为他关心着战士,担心着他们的安危,希望他们能死里求生,从敌人炮火中杀开一条血路。然而可惜的是,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武器装备差距过于悬殊,也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革命纪律制裁,也绝不会让敌人的炮火减弱哪怕一分。

根据美军战史记载,汉城方向的防御极为坚固,敌人每个连平均一个小时发射3666发炮弹,平均每门炮发射600发,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美国人在战史中得意洋洋地宣称:

“在战线前方特别是汉城北侧和沿北汉江一带,估计有大约几万具中朝军队的尸体悲惨地横卧在那里。”

此战中,64军、65军伤亡惨重,我所查阅的所有军史,都没有披露此战详细的伤亡人数,都只是用了“伤亡惨重”“重大牺牲”等字眼。而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我军在临津江伤亡一万多人,这是多么惨痛的损失啊!

因此权威军史给这次战斗下了一个判断:“这是血的教训!”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志愿军的战士们并没有放弃抗争,他们依然舍生忘死地奋战着。在九天的时间里,我军还是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推进了50公里。然而此时,我军弹药和补给品已接近枯竭,战士们的疲劳程度已经难以想象。

而敌军呢?他们各自采取环形防御的策略,我军虽然能将其包围,但始终无法将之消灭。到了白天,这些被围的敌军就在炮火和航空兵的支援下突出重围。虽然会遭受很大损失,但始终无法成建制歼灭敌人。原本,彭德怀希望能歼灭1到2个美国师,但最后发现,连一个建制团也无法全歼。

其后,美军有秩序地退到汉城附近,并不准备继续后退了。随后,范弗利特在汉城的三个方向,布置了毁灭性的火力,就等着我军往里面钻。然而好在彭德怀看出了李奇微和范弗利特的把戏,提前结束了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

“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情况判断。”在第五次战役发动之前,我军连战连捷,对美军产生了轻视的心理,认为他们是少爷兵,甚至以为现有的火力,就是他们的极限。然而美军凭借其深不可测的工业实力,及时改变了战法,制定了很多针对性的战术,很大程度克制了我军的穿插和迂回战术。对于此,我军并不了解。因此64军和65军在像往常一样执行穿插任务时,遭遇了重大损失。

第五次战役的惨烈,让彭德怀、邓华、杨得志等指挥者充分意识到,美军并非易与的对手。与美国将有一场长期的战争要打。与此同时,杨得志痛定思痛,很快便总结和制定出破解“范弗利特弹药量”的方法。

在美军惊人的炮火下,两米深的交通壕照样被填平,正面无论怎么修工事,都会被击毁。后来杨得志在视察65军阵地时,发现反斜面坑道可以有效抵御美军的炮弹。

因此在杨得志的亲自策划下,19兵团开始推广反斜面坑道,专找炮火的死角。在后来的夏季防御战中,范弗利特的猛烈火力失去了魔力。2个月的时间里,范弗利特打出780万发炮弹,却依然无法撼动我军阵地。根据统计,敌人花费660发炮弹,才能杀伤我军一人。即使美国再财大气粗,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

此后,杨得志的坑道战术推广到全军,最终成为克制美军火力、最终战而胜之的法宝。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6万志愿军拥挤在江边 遭美军炮击伤亡过万(军史:一次血的教训)》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青 狸2023-12-22 08:39青 狸[网友]139.9.199.0
    为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志愿军默哀,感慨万千。
    顶8踩0
  2. 禾火2023-12-06 16:26禾火[网友]140.205.194.159
    这个故事中的志愿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国家捍卫了尊严。
    顶0踩0
  3. 一点小脾气つ2023-11-21 00:13一点小脾气つ[网友]1.185.3.117
    真不容易啊,那时的志愿军可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牺牲。
    顶0踩0
  4. 黄河平原2023-11-05 07:59黄河平原[网友]103.233.7.174
    美军的炮击造成了数万志愿军的伤亡,这是一次震惊世界的事件。
    顶36踩0
  5. 暮雨思蜀2023-10-20 15:46暮雨思蜀[网友]202.131.212.249
    @hyaline从这段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志愿军为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顶0踩0
  6. hyaline2023-10-04 23:33hyaline[网友]139.202.152.114
    这是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段血的教训。
    顶0踩0
相关阅读
1951年这次轰炸 志愿军向卷烟厂借一秘密武器(将美国空军打懵)

1951年这次轰炸 志愿军向卷烟厂借一秘密武器(将美国空军打懵)

...一个群岛,位于朝鲜西海岸,距离鸭绿江约70公里,当时美军在此装有大功率雷达和侦听设备,设有情报人员400多名,随时监控我军动向,一旦发现我方动向,便用雷达指挥轰炸机前来轰炸,致使我军非常被动。摧毁大和岛上的...

2023-06-24 #历史趣闻

1950年 如果志愿军三炸水门桥彻底成功(最终能否将美军全部歼灭)

1950年 如果志愿军三炸水门桥彻底成功(最终能否将美军全部歼灭)

...存在的,27军80师240团3营7连是执行这个任务的部队之一。美军在长津湖一战中大败,落荒而逃,从长津湖战场撤下来的美军奉命撤退至兴南港回美国。志愿军为了封堵美军的退路,拼尽全力三炸水门桥。由于志愿军弹药不足,即...

2022-12-24 #历史趣闻

李奇微看到了什么(为何会称志愿军为“最凶狠也最文明的敌人”)

李奇微看到了什么(为何会称志愿军为“最凶狠也最文明的敌人”)

...震撼了朝鲜人民,也同样震撼了李奇微。1950年十一月,美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被志愿军击败,不得不匆匆撤回清川江南岸修整。而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也在不久之后离奇的死亡。而已经55岁的马修·邦克·李奇微此时飞抵...

2023-08-09 #历史趣闻

付出巨大牺牲 志愿军三挫美军(斯大林泪目:快给中国同志运武器)

付出巨大牺牲 志愿军三挫美军(斯大林泪目:快给中国同志运武器)

...,让志愿军使用如此原始的武器,去抵抗拥有最新装备的美军呢?对此,斯大林主要有两点顾虑。首先,斯大林非常惧怕美国。毕竟二战期间,苏联几乎被打烂了,没有和美国对抗的资本。10月8日时,美国战斗机轰炸了海参崴,...

2023-09-27 #历史趣闻

军史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 彭德怀自认的四大败仗之一(教训很深刻)

军史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 彭德怀自认的四大败仗之一(教训很深刻)

彭德怀元帅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一生戎马,身经百战。在我国的无数优秀将领之中,彭帅也是出了名的能打硬仗、恶仗,战绩辉煌,于艰难险境中打下胜仗无数。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是常胜将军,一生之中也难免会有败绩...

2023-07-17 #历史趣闻

1951年中美就朝鲜停战谈判 志愿军身上的冬装(击溃美军心理防线)

1951年中美就朝鲜停战谈判 志愿军身上的冬装(击溃美军心理防线)

...尊严,在世界上立起了中国陆军世界无敌的称号,打破了美军的无敌传说。抗美援朝虽然持续了三年,但其实在第一年,五大战役以后,新上任的李奇微将军改变了策略使得志愿军再也无法成建制的消灭美军师以上的单位,而美...

2022-12-30 #历史趣闻

26万志愿军横渡鸭绿江 美军飞机为何发现不了(5大原因躲过侦察)

26万志愿军横渡鸭绿江 美军飞机为何发现不了(5大原因躲过侦察)

...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供给,中朝合力给当时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打得溃不成军。可是,朝鲜半岛上空有着那么多的美军侦察机,为什么它们终日盘旋在朝鲜上空,却没有发现志愿军的踪迹呢?原因有以下五点第一,中国对自己的军...

2023-05-06 #历史趣闻

德军俘七千 日军虏一万(美军投降志愿军 为何最多一次仅八百)

德军俘七千 日军虏一万(美军投降志愿军 为何最多一次仅八百)

在现代战争史上,面对敌手视死如归般的彪悍,美军往往被称为“少爷兵”。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美军军规所导致的。除了上级下达投降命令之外,美国是允许士兵在遇到无法通讯、没有弹药、没有食物、无法突围等四种极端战...

2023-08-20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