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最早在哪里有所提及(孔子论语)

时间:2023-09-26

一、而立之年是三十岁而立之年是三十岁,指的是人到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成就,无论是在学习这方面,还是做工作这方面,长时间联系起来,而立也代

TIPS:本文共有 6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古代经常会提到多少岁而立,多少岁不惑,肯定一个年龄段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成就,或者说这个年龄段有什么更多的意思,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好处,古代包括现在都会把这个年龄作为一个标准,而立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而立之年是多少岁,一起来看一下。

一、而立之年是三十岁

而立之年是三十岁,指的是人到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成就,无论是在学习这方面,还是做工作这方面,长时间联系起来,而立也代表三十岁,古代人的表达是比较含蓄,只用这种含蓄的说法来说出自己的年龄,这些在孔子的论语中都有提到过。

这些指代就是孔子老先生发明的,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身在蔡国的时候,四处游说面临着四处碰壁,都被别人拒绝,孔子就说自己三十岁就开始弘道,现在都那么大了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到四十岁的时候孔子才知道人活着不能被外界条件所困惑。

人到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虽然年老了但是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也就有随心所欲的境界,这种理解在当时能被孔子领悟出来,能想到孔子思想是多么的前卫,这些理解放在现在社会也不会过时,依旧是主流。

二、三十而立的含义

三十而立的意思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虽然接受了知识。但不过是被动的接受了这些知识,虽然说是学有所成,还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想要真正的理解学习中的涵义,还是要等到四十岁的时候才能理解出三十岁学习到的道理,这是从三十走向四十的成熟之路。

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也就证明这个人需要独立,需要有独立的能力,独立的思想,自己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在现在的生活中,也用三十而立来说一个人是否已经成家,或者说是否到成家的年龄,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职责所在。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最早在哪里有所提及(孔子论语)》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渀垉♣哋♣窩犇2023-12-23 08:41渀垉♣哋♣窩犇[网友]43.249.132.184
    30岁即为而立之年,这一概念最早在孔子的《论语》中被提及。
    顶2踩0
  2. 相、 ̄ィ訁2023-12-08 15:38相、 ̄ィ訁[网友]203.18.132.216
    @游戏号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有所论述的内容。
    顶0踩0
  3. 游戏号2023-11-23 22:35游戏号[网友]101.234.65.112
    在《论语》中,孔子首次提到了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
    顶5踩0
  4. 淡淡的悠香2023-11-09 05:32淡淡的悠香[网友]202.134.58.131
    孔子在《论语》中首次提及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
    顶1踩0
  5. 小猪宝贝2023-10-25 12:29小猪宝贝[网友]203.32.140.96
    而立之年是30岁,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段重要讲述。
    顶26踩0
  6. 我的天空不下雨2023-10-10 19:26我的天空不下雨[网友]103.193.43.133
    而立之年是30岁,在《论语》中孔子提及。
    顶8踩0
相关阅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孔子(出自《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孔子(出自《论语·述而》)

...提出来的呢?其实这是著名的圣人孔子提出来的,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要学习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反省自己有没有...

2023-06-27 #历史趣闻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陶渊明也曾写过)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陶渊明也曾写过)

...常常会说到三十而立之后就是不惑之年,据说都是出自《论语》中的词句,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不知道不惑之年到底是什么年龄阶段,按照论语中的诗句“四十而不惑”就能看出实际上不惑之年就是四十岁,下面就跟着探秘...

2023-01-23 #猎奇八卦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是孔子(出自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是孔子(出自于论语)

...的意思。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于《论语述而》。小伙伴们应该都是知道《论语》的,这是记录孔子以及孔子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当时提出这句话的就是孔子。这句话完整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2023-09-17 #历史趣闻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 孔子告诫弟子的一句话(出自论语)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 孔子告诫弟子的一句话(出自论语)

相信读过论语的人,应该对于“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诗是非常熟悉的,它的意思就是“德行好的人大多不会孤独,因为绝对会有人愿意与他做邻居或者朋友,那么德不孤必有邻到底出自论语的哪一章呢?下面就跟着探秘...

2023-01-22 #猎奇八卦

东方三大圣人分别是谁:孔子的论语泽被世界(影响深远)

东方三大圣人分别是谁:孔子的论语泽被世界(影响深远)

...在其去世以后,弟子根据孔子的日常的所思所想编撰了《论语》,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被称为圣人,他的存在是我们后人的幸运。老子著名的道德经就是老子所著,虽然只有...

2023-09-21 #历史趣闻

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哪位弟子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哪位弟子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泄到其他人身上,犯过的错误,绝不会犯第二次,出自《论语.雍也》,而且这句话的原文为:“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lsq...

2023-09-12 #探索发现

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出自孔子之口(有德之人必有人为伴)

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出自孔子之口(有德之人必有人为伴)

...说的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出自孔子的著作《论语•里仁》中,可以翻译为:有德之人并不孤单,必然有人与他相伴。这里所谓的“德”,是指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觉到孤独,“邻”...

2023-09-19 #探索发现

少正卯是不是孔子杀的 孔子的佩剑是什么样的(孔子的地位如何)

少正卯是不是孔子杀的 孔子的佩剑是什么样的(孔子的地位如何)

...那他又怎么会刚刚上任七天就对同僚下毒手呢? 《论语》这本孔子弟子门人记录孔子一生言行思想的著作,对于孔子杀少正卯一事没有一字记载,如果孔子杀少正卯是真的,那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被记录到《论语》中呢?儒...

2023-06-12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