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台儿庄战役我军密码屡遭破译 改用白族方言当密码(把日军整蒙了)

时间:2023-10-05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

“密码战”乃是情报斗争这座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一场战争的走向,它始于遥远的过去且将贯穿漫长的未来。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表面看来这是一首诗歌,但诗歌背后却另有玄机。

这首诗歌的作者乃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而所谓的“诗歌”则是他根据东汉时期发明的“反切注音法”精心设计的“反切码”体系,从中足见“密码战”在我国军事历史之中的运用。

而掀开我国近代战争史,“密码战”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其间最为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台儿庄战役我军密码屡遭破译,改用白族方言当密码,把日军整蒙了。

徐州会战——白族方言生奇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面对日军向我国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军事会议,要求全国各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保卫南京,共挽危局。”

会议召开期间,蒋介石要求云南省主席龙云在云南组建起一个军出滇抗战,由此在云南省政府的组织下,由卢汉担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60军整编后以全新面貌步入了历史舞台。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令第五战区主力部队集中于徐州一带,以期再次聚歼日军,然而日军却调集精锐部队30余万,兵分六路向鲁南迂回包抄,企图将第五战区主力部队悉数歼灭。

值此之际形势危急,蒋介石电令李宗仁命第五战区主力部队边打边撤迅速突围,此后随着战事发展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要求调第60军支援战场,由此第60军接到命令后迅速投入到了徐州会战当中。

1938年4月22日上午,作为第60军先头部队的542旅1081团2营在陈瓦房村头,与日军搜索队遭遇,在营长尹国华的率领下2营战士们奋勇杀敌夺回陈瓦房村并歼灭该小股日军部队。

然而未过多久日军的一个大队便迅速增援而来,并包围陈瓦房在大炮、坦克掩护之下发起疯狂进攻,2营战士们从上午一直战至傍晚时分,最终全营500余位官兵包括营长尹国华在内全部以身殉国。

这是第60军部队与日军的初次交手,然而尹国华营长及2营战士们的死战不退,令日军瞬间意识到这将是一只劲敌,因而对该部队一无所知的日军迅速派出特务、汉奸打听消息,最终确定了这只部队乃是刚刚赶来的“云南兵”。

已然对第60军作战能力有所感受的日军,逐步正视起这支部队,因此为减少交战当中的损失扩大自身作战优势,日军便派出军犬专咬第60军的电话线,令之电话中断指挥系统失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此第60军迅速做出反应,特意加强了电话线的保卫力度,针对性地将日军军犬捕获,以保证电话线的安全。

见此招已然不灵日军复又调集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电话线窃听第60军的作战部署、军事机密、指挥信息等等,由此一度导致处于被动状态的第60军战斗初期伤亡重大,短短6天时间里折损5名团长。

毕竟来自云南的第60军习惯于山地作战,对平原作战本就较为生疏,加之军事机密数度外泄,很难在作战过程当中取得优势。

眼见于此作为军长的卢汉头疼不已,然而值此之际却有人建议卢汉启用白族士兵担任通信员,以此来防止日军窃听。

之所以有此建议是因为,白族战士们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白语”,且使用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境内为白族人所用。

对于不懂该语言的外族人而言,“白语”俨然是一套成体系的“天然密码”,而想要破译必须先学会白语,等到日军弄清楚这些想来战役早已结束。

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军长卢汉的采用,他在全军范围内挑选出了部分白族战士,将通讯系统的电话员全部改为白族士兵担任,以白语直接沟通。

由此当日军再次企图通过电话线窃听我军机密之时,那些专业人士瞬间就彻底懵了,一头雾水的日军甚至请来了语言专家、密码专家但依旧搞不清楚究竟是哪一国的语言。

由此在“白语”面前,黔驴技穷的日军彻底丧失了窃听我军军事机密的可能,而当其费尽心力搞清楚所谓的密码乃是我国民族方言之际,第六十军已然完成了掩护第五战区主力部队撤退的作战任务,且已扬长而去。

抗美援朝——蒙古话铸功勋

除却第60军曾启用白语作为密码之外,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也曾有过以号称“五里不同音”的温州话作为密码的事迹,而后来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亦有相似的剧情真实上演。

朝鲜战场上,由于美军掌握着顶尖的电子侦察技术,中国志愿军的无线通信往往会遭到美军的窃听,因此时常会导致军事机密的泄露并造成严重损失。

然而美军曾在一次窃听过程当中截取到一段无线通信之后始终无法破译,其间志愿军战士“呜哩哇啦”令美军技术人员一头雾水,而造成该次事件的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10团。

这只部队的前身乃是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3师第23团,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即改编为志愿军炮兵第210团,并配备了我国试制成功的最新武器506式火箭排炮,隶属于第43军作战序列。

与此同时该团所有的指战员基本由内蒙古人组成,因此其基本交流语言也以蒙古语为主。

联系该部队的实际状况便可洞悉美军为之不解地“呜哩哇啦”究竟是什么?自然是蒙古语。

1952年10月11日,志愿军某部在坚守白马山高地的过程当中,遭遇美军疯狂进攻而伤亡惨重,不仅周边大小阵地悉数丢失,主阵地上也仅仅只剩下9位志愿军战士誓死抵抗。

相较于美军的进攻力度而言,这9位志愿军战士的抵抗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9位战士也认定难以活着走下阵地,然而视死如归的他们默默坚守在阵地上,未有丝毫的退却之意。

虽然9位战士视死如归,但是我军又怎忍心弃之不顾?他们身陷困境的消息迅速传达到了210团。

获悉白马山高地上的紧急状况之后,210团当即调集所有火箭炮向着白马山高地连续齐射,炮弹精准地落在了被敌所占的周边阵地上,令毫无防备的敌军损失惨重,而9位志愿军战士亦由此获得了突围的时机与条件。

这一事件之中有一关键词“毫无防备”,善于通过电子侦察技术窃听的美军为何措手不及?便在于蒙古语的临时启用。

届时由于白马山高地的情况危急,我志愿军无线通讯是非常密集的,留意到这一状况后的美军自然无可避免地会予以窃听。

考虑到这一可能性,为防止军事机密泄露,210团与上级之间的沟通临时改用为了蒙古语,由此这一语言上的突然改变令美军措手不及,并未窃听到上级向210团下达的作战命令。

而210团通过蒙古语获悉白马山高地上的一应状况之后,迅速核准了丢失阵地的具体位置,并将炮口逐一校准后精准齐射,由此顺利为9位志愿军战士解围。

老山战场——上海话立新功

与上述相似的一幕也曾在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场上重现,而这一次用于迷惑敌人的则是上海话。

1984年中央向南京军区下达作战命令,由其组织部队开赴中越边境接替昆明军区参加轮战。

由此命令下达之后,隶属于南京军区的陆军第1军1师当即开赴老山前线,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之后,即登上阵地投入战斗。

届时越军在138高地、3号高地构建密集火力并以重兵把守,对我军造成严重威胁,因而将之连根拔起实属迫在眉睫,而这一作战任务逐渐下达到了1团2营6连。

基于敌高地地形复杂、暗堡密布等各项因素考量,1团决定以多支小股部队分路潜伏突击以攻克敌高地。

由此2营在统一安排下将6连1排、6连3排以及4连的一个排,组建起了数支突击队伍分别承担不同作战任务,而3连其它部队则负责火力及后续支援。

抵达中越边境作战之前,第1军的驻地在江浙沪一带,上海话对于战士们而言并不陌生,由此6连连长得到上级同意后,临时组织起了以上海话通信的小分队,并安排到每一支突击队伍之中。

3月8日在夜幕的掩护之下战斗当即打响,在炮兵部队长达一分钟左右的“炮火洗地”之后,各突击队迅速开始向敌人阵地穿插。

激战的过程当中,王通信小分队的战士们以上海话保持着持续的战场沟通,同时也杜绝了作战信息被越军监听的可能。

历时13小时的激战过后,我军以牺牲7人的代价占领两座高地、击退越军8次反扑,歼敌高达199人,并缴获机枪、火箭筒等军事设备若干。

总而言之在此作战过程当中,以上海话交流的方式极大程度确保了我军指挥信息的安全性,不仅增加了突击队抢占高地的隐蔽性,更在后续作战中为我军带来了不可估计的助力。

结语

从抗日战场到朝鲜战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国地方方言的运用为军事机密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份天然的隐蔽性,甚至极大程度影响了一场战争的历史走向。

正因如此务必要在两方面未雨绸缪,其一是加大对中国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其二则是警惕部分国家将中国稀有语言纳入其国防战备之中。

在美国的国防语言相关战备工作之中,我国稀有语言资源占据着重要位置,如美国国防部曾公布的485种语言及方言代码清单之中,不仅包括普通话以及应用广泛的语种,瑶语、佤语、傈僳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也被囊括其中,相应的警惕显然是有必要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破·晓2023-12-30 01:54破·晓[网友]103.38.143.65
    这个小小的变动居然让日军一筹莫展,简直是战争中的奇妙操作。
    顶1踩0
  2. 蟹哥——霸道2023-12-19 08:09蟹哥——霸道[网友]203.56.40.205
    这种行动真是令人敬佩,我们的军队智谋过人。
    顶28踩0
  3. Chevalier2023-12-08 14:25Chevalier[网友]203.195.117.61
    哇,传说中的密码破译战术,居然在台儿庄战役中用上了!
    顶0踩0
  4. 夜·凯♥2023-11-27 20:40夜·凯♥[网友]14.0.15.206
    这种情报战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军队太厉害了!
    顶0踩0
  5. 骨癌2023-11-17 02:55骨癌[网友]202.180.208.83
    牛!这招真是巧妙,让敌人猜不到我们的意图。
    顶3踩0
  6. 一修2023-11-06 09:11一修[网友]203.26.143.195
    太聪明了!用白族方言瞒过了敌人,台儿庄战役算是我们的一大胜利。
    顶0踩0
  7. ぃ☆忘忧草ゞ2023-10-26 15:26ぃ☆忘忧草ゞ[网友]103.230.1.231
    哈哈,白族方言当密码,日军真是捉鸡!
    顶6踩0
  8. 黑夜睁眼的猫2023-10-15 21:41黑夜睁眼的猫[网友]111.186.72.39
    这么聪明的做法,蒙日军一时之间真是找不到北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华罗庚有多厉害 破译专家几个月破译不了的日军密码(他一晚搞定)

华罗庚有多厉害 破译专家几个月破译不了的日军密码(他一晚搞定)

...字超强的敏锐性和过硬的专业水平,他仅用一晚就破解了日军的密码,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是在1943年,当时华罗庚正在庐山修养。俞大维是工兵署署长,他那段时间被日军电报的密码给难住了。虽然我们常常能够截获...

2023-02-02 #历史趣闻

从红军到解放战争 我军最优秀六位军事家(四位元帅两位大将)

从红军到解放战争 我军最优秀六位军事家(四位元帅两位大将)

...第21旅团和第9旅团,约4000人。战役成果:歼灭1000余人。我军伤亡600余人。战役亮点:1、我军采取“拦头”、“斩腰”、“断尾”布置,口袋阵伏击日军;2、我军3个团都埋伏在沟道东侧,没有在对面的沟沿设伏兵,这个疏漏使...

2023-06-07 #历史趣闻

极具争议的一战 关家垴我军该不该打(彭老总强硬的背后另有深意)

极具争议的一战 关家垴我军该不该打(彭老总强硬的背后另有深意)

...的命令,对日军所控制的各主要交通线发起了破袭,因为我军参战部队超过了一百个团,所以这次行动又被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共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八路军主要以破袭日军交通线和据点为主,而第三阶段...

2023-08-30 #历史趣闻

八路军新四军十次最著名战斗(分别消灭了多少日军)

八路军新四军十次最著名战斗(分别消灭了多少日军)

...第21旅团和第9旅团,约4000人。战役成果:歼灭1000余人。我军伤亡600余人。战役亮点:1、我军采取“拦头”、“斩腰”、“断尾”布置,口袋阵伏击日军;2、我军3个团都埋伏在沟道东侧,没有在对面的沟沿设伏兵,这个疏漏使...

2023-05-15 #历史趣闻

百团大战 为何毛主席战后批评彭老总(又为何115师没参加)

百团大战 为何毛主席战后批评彭老总(又为何115师没参加)

...第21旅团和第9旅团,约4000人。战役成果:歼灭1000余人。我军伤亡600余人。战役亮点:1、我军采取“拦头”、“斩腰”、“断尾”布置,口袋阵伏击日军;2、我军3个团都埋伏在沟道东侧,没有在对面的沟沿设伏兵,这个疏漏使...

2023-01-08 #历史趣闻

军史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 彭德怀自认的四大败仗之一(教训很深刻)

军史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 彭德怀自认的四大败仗之一(教训很深刻)

...安,并不仅仅是因为结果的胜负,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给我军带来的伤亡十分惨重。既然伤亡惨重,中途彭帅是否想过及时止损?这场战役又为何备受争议?关家垴战斗的形势背景1940年10月初,抗日战争的百团大战前两个阶段已...

2023-07-17 #历史趣闻

许世友巧用孙子兵法 日军打不过也跑不动(只能坐下双手合十等死)

许世友巧用孙子兵法 日军打不过也跑不动(只能坐下双手合十等死)

...心沦陷区的日军如果向我敌后抗日武装缴械的话,会导致我军的势力得到发展壮大,因此命令日伪军“就地维持治安”,我广大敌后根据地军民拒绝执行蒋介石的所谓“命令”,而是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我山东...

2023-01-20 #历史趣闻

帮日军挖护路沟 鬼子验收挑大拇指(几天后就明白上了八路军的当)

帮日军挖护路沟 鬼子验收挑大拇指(几天后就明白上了八路军的当)

...引起了当地日伪军的警觉,随即敌人就调动了大批兵力对我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剿。▲日军在扫荡中强迫村民下跪敌军从深县,束鹿、魏家桥等地的据点纷纷向我军扑来,我军则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在各路敌军之间穿插,并伺机...

2023-08-26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