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莳花志:探寻中国花文化的审美 美学与人文精神

时间:2024-02-03

莳花志是一部关于中国花文化的专著,探讨了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书中从审美情趣、美学意蕴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中国花文化的内涵。作者通过对花卉的审美属性和观赏...

TIPS:本文共有 34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莳花志》是一部关于中国花文化的专著,探讨了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书中从审美情趣、美学意蕴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中国花文化的内涵。作者通过对花卉的审美属性和观赏价值进行思考,展现了人们对花卉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同时,书中还探讨了花卉背后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揭示了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还从文化、历史和人文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国花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了花卉对于人类情感和生活的意义。《莳花志》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花文化的多重层面,为读者揭示了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这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瓶史》中的名句,看似寻常四句话,如今读来却觉得分外有趣。只因他在寻常的句子里,道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韵致,而这种韵致,在周瘦鹃先生的《莳花志》一书中,也鲜活灵动地呈现出来。

周瘦鹃,是民国文坛上“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字风格以清新、优美见长。作为周瘦鹃的代表作品,《莳花志》一书收录的近60篇植物美学方面的散文随笔,更是雅韵横流,既具有现代散文之明快、简洁的特点,又具备古典文学的含蓄韵味。

在《莳花志》这本书中,花卉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不仅象征着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花卉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与人文精神绾结在一起,凸显出中国传统美学之特色。一本《莳花志》反映出的是中国花文化的三个层面:审美情趣、美学意蕴,以及人文精神。

(一)中国花文化中的审美情趣

花卉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美的象征。人类在大自然中最早遇到的审美对象,就是花卉。而除了观赏之外,有些花卉还可以食用,比如黄花菜;有些花卉可以入药,比如金银花;还有花卉可以制作香料,比如玫瑰。

可见,花卉兼具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但其实,观赏性则是花木价值取向中的重要内容。

人类对自然花木的欣赏,可以追溯到由原始狩猎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中国花文化中的审美情趣,也正式由此而发端。因为,正是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来开始制造了大量以花草为装饰图案的器物。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河姆渡文化中的刻花陶盆、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花瓣纹盆,以及大汶口文化中的彩陶花瓣纹盆,这些器物均出自新石器时代。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这种超越功利性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花卉为主体的文化体系,这便是中国花文化,而人类对花卉的这种审美情趣,则是中国花文化得以形成的底层逻辑基础。

在对花卉的审美情趣的支配下,人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认识自然,并且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而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们也丰富了自身的生活、塑造了自身的品性。

周瘦鹃在《莳花志》中分享的一个故事,就颇具代表性。

想当年,苏州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周瘦鹃则迫于局势,租住在上海的一角小楼中,居住条件非常局促。偏偏在初春时节又逢大雨,这场大雨冲走了初春的一丝暖意,寒冷的天气迫使周瘦鹃瑟缩在狭小的房间内,所以他的心境非常恶劣。

就在周瘦鹃被烦闷和愁绪堵住心口的时候,他转眼一看,不经意间竟然发现室内桌上的一只花瓶内,绽开了几朵浅白淡粉的桃花。由此,周瘦鹃联想到,即便人陷入困境之中,也要像那花草一样,以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绽放出自我的光彩。

这就是审美意趣,对人们自身品性的塑造。

(二)中国花文化体现出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优秀作品,而古典文学的文字之美与花木之美是如此的相得益彰。所以,中国花文化体现出一种以含蓄、内敛而主要特色的美学意蕴。

花卉能够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这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中认为,美与善要统一,美与真要融合。花卉象征着美好,它被人为地赋予了种种优秀的品质,同时,花卉生长于自然之中,以本真的姿态示人。因而,花卉可以不经任何修饰,就呈现出一番自然美感。

美学大师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写道:“中国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一语道破中国花文化的这种美学意蕴,是通过心灵直觉体验外物。

若要欣赏中国花文化体现出的美学意蕴,那么必然要经历如下四个审美心理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内心虚静。周瘦鹃有一篇名为《我爱菊花》的散文,文中说,像古时候那些达官贵人,在自家庭院里设宴赏菊,未必能够欣赏到菊花的妙处,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欲望和计较,既然不能平静下来,又如何能发现花草的真正美感?可见,只有在内心平静时,才能领略到花木的妙处。

第二阶段:生发感兴。当我们内心平静时,就会发现花木之美,而一旦我们被这种美感所触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内心感受。比如说,周瘦鹃写杏花开放时,正直江南地区春雨绵绵,人们因为这阴雨天气而烦闷。可是,当人们突然发现,院子里绽放出几朵杏花,这时心中就会顿觉隽妙可喜,不再讨厌这阴雨天气。这就是被花木的美感所触动,而产生出别样的心里感受。

第三阶段:产生妙悟。以之前的审美心理活动为基础,我们在欣赏花木时,全身心投入其中,此时就能深入发掘花木之美感。进入到妙悟状态后,我们会产生一种审美直觉。比如,我们看到满园菊花盛开,不必进行分析,凭借直觉就会感知到深秋已到。这便是一种妙悟。

第四阶段:物我相融。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活动中,格外强调物我之相融。周瘦鹃在书中的多篇文章里,就描写了他赏花时这种物我相融的心境。比如,他观赏白色栀子花时,竟觉得自己也跃上花枝,“一白如雪”,成为栀子花中的一朵。再比如,他观赏芙蓉花,因为芙蓉生性喜水,所以,当他看到水中倒映着一丛芙蓉,便觉得水影与花相映成趣,而自己也似乎化入水中,成了水中芙蓉。

(三)与中国花文化绾结在一起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花文化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从古至今,人们在潜意识中并不把花木视为自然事物看待,而是赋予了花木以人格。

周瘦鹃指出:这种与中国花文化绾结在一起的人文精神,其主要特点便是将人格寄托于花木之中,而花木的品格则依附于人之品性。

通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能了解到,自古以来,人品与花格便互相渗透。比如说,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君子的象征,而寒冬腊月盛开的梅花则是傲骨的体现。

人生之荣辱兴衰,人情之爱恨悲喜,都寄寓于花木。

如果说,中国花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于花木的人格化,那么,中国花文化的人文精神便在于对高尚品格的崇拜与讴歌。

中国花文化的人文精神具有这样三个特点:

首先,中国花文化的人文精神,深受易学和老庄思想影响。古人认为,天地间只有三种生物,即人、禽兽、花木。这些都是天地的产物,从生命形式而言,都具有统一的本质。而这种生命类比的理念,实则渊源于中国易学,以及老庄思想。

易学认为,宇宙中存在同质同构的有机整体;而老庄思想则认为,万物与我为一,不论是花木还是鸟兽,虽然与人类存在等级上的差异,但终究与人类同为天生地养,因此,万物与人类属于手足关系。

其次,赋予花木以人格内涵,这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提出“仁爱”的理念,而孟子则进一步推己及天,认为君子应该“仁民而爱物”。世间万物,无一不笼罩在仁爱之关照中。所以,古人对待花木便如同待人,他们尊花为友人、为师长,有些爱花之人,还把花木视为妻儿家人。这足可见出,待花木如待人,这是中国花文化中的一大特点。

周瘦鹃在书中就记载了为花卉过生日的故事:三五知己友人,带着清淡的食物相聚一堂,一边观赏庭院里的花木,一边作诗写文,为院中花木庆生。

再次,中国花文化的人文精神,其至高境界是人花交感。这种人花交感,其实正是人心与外物的一种相融境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认为,人在审美心理的高峰体验阶段,会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状态之中。在这样的状态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融合为一。周瘦鹃在《我为什么爱梅花》一文中记叙了他赏梅的感受,他被梅花那种不畏严寒的品性所打动,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冬日里的苦寒有多么难以忍受。这就是人花交感的审美境界。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产物。”花木以其多姿鲜艳的形态以及浓淡不同的馨香,点缀了自然,也点缀了人们的生活。《莳花志》一书的作者周瘦鹃,则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以及细腻清新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则与花木相关的故事。

作为读者,我们读到的不只是与花木有关的古典诗词,亦非与花木相关的奇闻异事。我们真正应该把握到的,是中国花文化中的审美情趣、美学意蕴,以及人文精神。毕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才使得中国花文化得以蓬勃发展,并流传至今。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莳花志:探寻中国花文化的审美 美学与人文精神》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妄生缘2024-02-03 07:55妄生缘[山东省网友]103.241.221.28
    看了莳花志,对花的审美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传统。
    顶8踩0
  2. 透明2024-02-03 07:43透明[湖南省网友]43.229.50.24
    有趣又有温度的节目,期待着更多关于花文化的探索。
    顶2踩0
  3. 夏季、落幕2024-02-03 07:31夏季、落幕[江苏省网友]203.190.249.152
    这个节目真的很有意思,从花的角度展现中国的人文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顶10踩0
  4. eddyma1632024-02-03 07:20eddyma163[广西网友]203.22.31.198
    看了莳花志,更加懂得花的美,也更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顶0踩0
  5. 写意年华2024-02-03 07:08写意年华[山东省网友]222.160.74.131
    莳花志很有深度,了解花文化背后的美学和人文精神。
    顶29踩0
相关阅读
探索西游记与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行者想象

探索西游记与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行者想象

恳请您点击右上角,订阅媒介之变的百家号。白惠元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多次聚焦行者群像。在这些镜头中,全景、自然光、仰拍成为核心要素,调度方式是四人一马呈直线形排列,...

2024-01-21 #综合

中国十大名花的寓意(中国十大名花象征什么)

中国十大名花的寓意(中国十大名花象征什么)

梅花坚强不屈牡丹刚直不阿月季纯洁菊花坚贞不屈兰花高洁荷花清白 纯洁出淤泥而不染桂花高贵清雅,与世无争山茶勇敢拼搏杜鹃信念坚定水仙高尚 十大国花的

2023-01-08 #活动

中国十大顶级酒店排名(中国最高档的酒店排行榜)

中国十大顶级酒店排名(中国最高档的酒店排行榜)

以前流行的驴友、穷游模式也正在慢慢改变

2023-06-28 #中国之最

中国十大名花的別称(中国十大名花的别称)

中国十大名花的別称(中国十大名花的别称)

万花之王杜丹,群花之首梅花,金秋骄子桂花,寒秋之魂菊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杜鹃,花中珍品山茶,花中君子兰花,水中芙蓉荷花,凌波仙子水仙中国

2023-05-01 #问答

四川最美大学排行榜(中国最美的大学排名)

四川最美大学排行榜(中国最美的大学排名)

嘉庚楼前悠然的棕榈树林荫道,俏丽的芙蓉湖,深邃情人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着粉嫩的绿、惊艳的红

2023-01-22 #知识

中国十大名花手绘

中国十大名花手绘

中国十大名花分别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绽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君子之花兰花、十里飘香

2022-12-31 #休闲

玉:解读玉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玉:解读玉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做语文的阅读,讲究的是解题方法和日常的学习积累,接下来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玉的阅读答案,欢迎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玉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2024-01-25 #综合

中国十大名花及寓意(中国十大名花的介绍和名字的含义)

中国十大名花及寓意(中国十大名花的介绍和名字的含义)

谢谢十大国花的象征意义中国十大名花分别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绽妍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

2023-07-09 #活动

中国首届魅力城市排行榜(中国首届魅力城市是那座城市)

中国首届魅力城市排行榜(中国首届魅力城市是那座城市)

10月13日晚,长城居庸关城楼下华灯四射,异彩纷呈

2023-06-26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