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改中的功利化挑战

时间:2024-02-08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功利性问题这个题目涉及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学实施中面临的功利性问题也日益凸...

TIPS:本文共有 5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功利性问题”这个题目涉及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学实施中面临的功利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但功利性问题也容易使教学目标变得功利化,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功利性问题,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目前教育体制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过程中所面临的功利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着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功利的危害是导致人的狭隘: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人是看不见水的;功利狭隘的人说到底是没有出息的,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为此,用充满诗性与理性的教学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呼唤精神家园回归的社会中,意义重大。我在日常调查与分析中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严重的功利性问题。

一、以丧失人文精神为代价获得短期“效益”

语文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方法、技巧,也不是各种各样的理论,而是最起码的语文素养和必要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功利主义行为。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课堂表现,课堂设计更多考虑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能否吸引眼球,能否标新立异,能否控制全局等,而不是从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课堂设计流于表面,华而不实。另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乏味单调的灌输和机械训练泯灭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极端模式探索弱化了文本内容挖掘。

语文教学的极端探索造成了诸多顽疾,它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指向了阅读教学外部条件的构建与改进,试图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名目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试图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非阅读”(非人文)问题;借助多媒体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演绎教学内容,意图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调乏味的问题;着力于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纯粹接受知识的泥沼中走出来,进而经受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考验,等等。种种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传统与单一,而且显然是取得了或者部分取得了预期效果,仿佛给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然而,透过好看的表象我们看到的却是有些糟糕的真实:它追求形式胜过内容,它追求统一胜过个性,它追求“技巧”胜过艺术。这样的表里不一让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语文阅读教学。

我在很多公开课调研中都有这样的发现,老师为了凸显自己设定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小结中将情感目标像知识目标一样罗列出来,给人虚假的感觉。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又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并不是对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2.耍弄“技巧”驾驭了饱含内里的语文课程。

教师上课耍弄“技巧”,学生在语文课上也基本是学“技巧”,他们熟练地答着试卷,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着一批批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抒情文章,内心却激发不起半点情感波澜。难怪有人慨叹:“语文教育正有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的可能。”“这是传统中国语文教育,在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最深刻、最惊心、最骇人的核变。”技巧是绝对重要的,但我们绝不可把语文异变为一门单纯学习答题技巧并基本用技巧来驾驭的课程。

3.合作探究造成盲目的导向牵引。

课堂上一些教师一味迎合新课程标准,追求合作探究这一时髦的学习方式,但合作探究的目的、时机和过程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愿独立思考(可能已经习惯了),讨论只是泛泛交流,并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人愿意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几乎所有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说教上。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探究,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4.情感目标小结有虚假作秀之嫌。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对人文精神的重建、民族精神的重建、民族性格的重建都是最佳场所。语文阅读教学到底应着重于语言技术的应用,还是应着重于奠定人的精神根底?

语文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没有语言就几乎没有人的精神(或说只有极为简单、肤浅的精神)。没有语言,我们根本无法用“人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世界。譬如,只有人才能感触、懂得诸如“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感时忧国和骨肉分离的苦痛;“沧海明月”“蓝田日暖”(李商隐,《锦瑟》)的执着怅惘;“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的挥之不去的思夫凄苦,等等。这诸种感觉与知识是“语言”给予我们的。或者说,我们学得了语言,才懂得了或感触到了这些。很显然,语文教育在外在效能上是语言能力教育和训练。或者说,训练语言能力就是训练精神。

在明确语文教育就是精神(不等于思想)教育的“课程的定性”的同时,我们要紧抓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奠定人的精神根基。

二、太多的“统一”制约了师生全面获益

阅读教学选文标准的一致性从“以文化的普遍一致性证明当今秩序的合理性”的角度显示出语文教育受历史遗留思想钳制的悲哀,而学生个性发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由于我们被太多的“统一”(高考的需要)束缚着手脚,语文阅读教学几乎不允许广大师生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诸如《祝福》批判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雷雨》揭露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这些统一的解读使得阅读教学的“精神空间”极为狭隘,缺乏应有的个体精神的见仁见智。教法也是如此。一位教师的教法成功了,于是在本地区甚至更大范围争相模仿效法、推广,不顾教师个性,而试题思路和考试模式更是如出一辙。于是,学生牺牲了在这个年龄阶段本应有的奇思和幻想,他们过早地成熟和老成,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自我和个性。

成型的教学模式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全面获益,因为模式的形成,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导致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压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与确立。

语文阅读教学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它追求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通过语言学习塑造灵魂,强化自我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培养叛逆者,不断创造民主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认识、探索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使其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他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

三、忽略文本对话淡化了学生的阅读认识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灵魂的问答和心灵的碰撞。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反观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学生除了课堂上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的思路并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阅读少之又少,即使阅读了,也是随性而为,除非任务所迫。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等。存在这种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高考制度是导致应试化倾向的幕后推手。

高考制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应试化倾向,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自觉不自觉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泥于“背景、段意、主题和特点”的固定模式,对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作了标准化、唯一化解读,显然在不知不觉中压制了学生充溢思想的灵性。更有甚者,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进行指导并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

2.远离生活实际丧失了生命力。

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孔子有言:“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因此,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3.教师“精讲”取代了学生“慢读”。

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少,训练题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甚至还上各种辅导班,最后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身体调节”,哪有精力看书?而课堂上只有可怜的几分钟阅读,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提问占据着。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就是一句空话。

4.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传统教学观念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生学,这是天经地义的。由于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因此教学活动就成为一种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传授知识的活动。

在理想语文学习理念下,学生精神的愉悦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愉悦的精神吸引状态中,学生才有认知接受的可能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换句话说,所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优化教学过程的“精神吸引”,实现师生合作探究的最佳效果,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追求。

语文学习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具有“赚分”的“显性功利”,还有超越“赚分”这一“显性功利”的更高级和更重要的关于人的素养的“隐性功利”。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明白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赚分”这样单一的“显性功利”上,而应该把目光放到关乎人一生的“隐性功利”。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极力彰显语文学科魅力,彰显其承载人类文明与发展和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这一最具有深刻意义的“隐性功利”的重要价值,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到来。为此我们尚需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人格优化的最佳途径。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改中的功利化挑战》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羽彦2024-02-08 10:32羽彦[火星网友]43.229.49.187
    教育本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功利化教学很容易忽略这个目标。
    顶22踩0
  2. 倚樓々聽Baby2024-02-08 10:27倚樓々聽Baby[北京市网友]103.47.215.199
    希望能够重视阅读本身的意义,不要让功利化的观念影响到教学质量。
    顶10踩0
  3. 火1592024-02-08 10:23火159[广东省网友]103.251.35.56
    功利化教学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很担心这样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顶0踩0
  4. 士口加2024-02-08 10:18士口加[广西网友]203.11.79.206
    语文教学一直都很重要,但确实需要面对功利化带来的挑战,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顶17踩0
  5. 为你。变乖。。2024-02-08 10:13为你。变乖。。[火星网友]119.63.34.30
    这个话题真的很有意思,期待看到更多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课改的讨论。
    顶7踩0
相关阅读
温儒敏教授教你如何有效利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教授教你如何有效利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教授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4-02-07 #综合

呼唤行动: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作文环保大事

呼唤行动: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作文环保大事

批斗啦,批斗会啦!!老人大喊着,没错这个老人他就是被环境污染危害的无辜者。一大群人围来,叽叽喳喳的看这那几个批斗人。批斗大会,开始啦!!首先批斗的是水老板,他为了自己...

2024-01-25 #综合

探索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拓展学习视野 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探索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拓展学习视野 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高中生可以采取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首先,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

2024-01-31 #综合

白蜡金五行有缺的后果:缺金时感情易有功利性缺水身体差

白蜡金五行有缺的后果:缺金时感情易有功利性缺水身体差

白蜡金五行有缺的后果白蜡金属于金命的一种,拥有白蜡金命的人有两种性格,一种是老实忠厚,为人固执,另外一种是聪明有天赋且非常的会社交

2023-05-29 #相学

鸡娃是什么意思 让孩子像打鸡血一样努力(焦虑情绪所致)

鸡娃是什么意思 让孩子像打鸡血一样努力(焦虑情绪所致)

鸡娃是什么意思鸡娃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是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使其考出好成绩,让他们以后有出息,不断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

2023-09-22 #探索发现

1. 深入解读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2.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

1. 深入解读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2.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

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

2024-02-06 #综合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深入剖析会议反思与展望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深入剖析会议反思与展望

本次小学数学质量分析会的召开,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之道。会后的深刻反思,围绕着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

2024-02-02 #综合

千年古寺不为名利(主动撤4A等级;西安4A景区宣布免50元门票)

千年古寺不为名利(主动撤4A等级;西安4A景区宣布免50元门票)

然而并非所有的寺庙都如此功利,在苏州有个千年古寺成功主动撤销4A景区等级,门票也从25元降至5元,游客知道后都纷纷拍手称赞

2023-08-31 #自然地理

七杀格是几等命 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经历复杂亦堪称苦难)

七杀格是几等命 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经历复杂亦堪称苦难)

七杀格是几等命首先,拥有七杀格的人一般都不简单,他们拥有着极高的智慧思维,也并不局限于家庭当中,在事业方面有着很强的功利性目标,就是能够在工作

2022-12-01 #相学